文章解析

xuě
hòu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jīn
dēng
gāo
jiàn
shān
qián
kūn
hùn
hùn
tài
qīng
hán
jiù
shí
yuè
rén
shí
xīn
suì
méi
huā
zhèng
hǎo
kàn
duō
jiāng
jūn
sài
běi
gèng
lián
zài
cháng
ān
lǎo
rěn
biàn
wēi
lóu
shí
èr
lán

译文

今日登上高处却看不见山峦,天地之间一片模糊混乱,实在是太过清冷、寒意逼人。过去的月色如今没有人能够赏识、领略了,新的一年里梅花正开得娇艳美好、惹人观赏。多么辛苦啊,那些驻守在塞北的将军们,更加让人怜悯的是那些漂泊在外、客居长安的游子们。我这老头子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忍心说出口,在这高楼之上,我倚靠着一道道栏杆,来来回回,心中满是愁绪。

逐句剖析

"今日登高不见山":今日登上高处却看不见山峦,

"乾坤混混太清寒":天地之间一片模糊混乱,实在是太过清冷、寒意逼人。

# 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

"旧时月色无人识":过去的月色如今没有人能够赏识、领略了,

"新岁梅花正好看":新的一年里梅花正开得娇艳美好、惹人观赏。

"多苦将军居塞北":多么辛苦啊,那些驻守在塞北的将军们,

"更怜羁客在长安":更加让人怜悯的是那些漂泊在外、客居长安的游子们。

"老夫欲语不忍语":我这老头子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忍心说出口,

"倚遍危楼十二阑":在这高楼之上,我倚靠着一道道栏杆,来来回回,心中满是愁绪。

# 阑:栏杆。,危楼:高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后》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雪后登楼所见为叙事脉络:前两联写天地混沌、旧月无光的奇险寒寂,“乾坤混混”与“新岁梅花”形成冷峻与生机的张力,暗喻严酷环境下生命力的倔强;后两联由景及人,借“塞北将军”与“长安羁客”的对照,揭示战争与漂泊的双重苦难,尾联“倚遍危楼”的徘徊姿态,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思与无力改变现状的悲怆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描绘雪后登高的景象。诗人登上高处,却因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混沌,山峦都被雪覆盖而看不见了,整个世界显得格外寒冷。“乾坤混混”写出了天地间模糊不清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迷茫、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凄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在的景色,进一步抒发感慨。旧时的月色依旧,却无人能识,而新年的梅花在雪中绽放,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旧时月色”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时光或曾经的美好,如今已被遗忘或改变;“新岁梅花”则代表着新生与希望,在寒冷的雪后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此联在对比中突出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蕴含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珍惜之情。颈联“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由写景转为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同情。塞北的将军戍守边疆,环境艰苦,诗人对他们的辛苦表示忧虑;而旅居在长安的游子,远离家乡,漂泊在外,更让诗人心生怜悯。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他人苦难的同情,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尾联“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描写诗人自己的状态。诗人想要诉说心中的感慨,却又不忍心说出来,只是默默地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徘徊不已。“欲语不忍语”,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或许是因为心中的感慨过于复杂,难以用言语表达,又或许是担心说出后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倚遍危楼十二阑”,则通过动作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迷茫具象化,使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危楼上孤独徘徊的身影,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下一篇:元·杨维桢《法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