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hǎi
shàng
guī
lái

朝代:元作者:谢应芳浏览量:3
hǎi
shàng
guī
lái
bìn
máo
jīng
shuāng
cǎo
tián
xiē
shǎo
máo
yuán
chí
xiǎo
sān
chú
sān
gòng
píng
zǎo
cūn
hǎo
yuán
gǎo
稿
shì
chuán
jiā
bǎo

译文

从海上返回家乡,两鬓的毛发干枯得像经历过寒霜的草。只有少量贫瘠的田地,居住的是茅屋,园子和池塘都很小。三个儿子拿着犁和锄头从事农事,三个儿媳负责准备祭祀用的萍藻。乡村的居住生活真好。兔园流传下来的文稿。这是我家的传家之宝。

逐句剖析

"海上归来":从海上返回家乡,

"鬓毛枯似经霜草":两鬓的毛发干枯得像经历过寒霜的草。

"薄田些少":只有少量贫瘠的田地,

"茅屋园池小":居住的是茅屋,园子和池塘都很小。

"三子犁锄":三个儿子拿着犁和锄头从事农事,

"三妇供萍藻":三个儿媳负责准备祭祀用的萍藻。

"村居好":乡村的居住生活真好。

"兔园遗稿":兔园流传下来的文稿。

"是我传家宝":这是我家的传家之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海上归来》是元代诗人谢应芳所做的一首词,开篇以“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描述自己归来时鬓发如霜草般干枯,尽显沧桑。接着介绍“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展现村居生活的简朴。下阕写“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体现家人各司其职的和谐。最后表明“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表达对村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兔园遗稿的珍视,认为其是家族的宝贵财富。整首词通过对村居生活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满足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理学家、文学家

谢应芳(1296~1392),元末理学家、文学家。字子兰,曾筑室名“龟巢”,故号龟巢,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潜心程朱理学。明洪武中归隐横山以终。谢应芳致力于破除鬼神、禁忌、禄命等迷信,用前人经验事实和孔子、荀子、柳宗元等人的言论说明生死为自然之理,认为老、庄、仙、佛之说为异端,“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明史》本传称其“诗文雅丽蕴藉,而所自得者,理学为深”。著有《辨惑编》《龟巢稿》《思贤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开篇点明从海上归来,以比喻描绘自己鬓发的变化,传达出历经岁月的感慨。“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简单勾勒出家中田少、屋小园池小的景象,虽不富裕,却为下文描绘村居生活做铺垫。下阕:“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生动描绘出一幅家庭和睦、男耕女织的画面,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村居好”,直接表达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赞美。“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强调兔园遗稿的重要性,表明其作为家族文化传承象征的意义,深化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杨维桢《感时一首》

下一篇:元·元好问《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