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春色两三花":隔着溪水,对岸稀稀落落地开着几朵春花,
"近水楼台四五家":靠近溪水的地方,有四五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建着楼台。
"浊酒不妨留客醉":虽然酒质普通,但不妨用它来招待客人,让他们尽情沉醉,
"好山长是被云遮":远处的山峰总是被云雾缭绕,时隐时现。
"松根净扫弹琴石":在松树下,我清扫干净了弹琴的石头,
"柳下常维钓月槎":在柳树下,我常常停泊小船,准备在月夜垂钓。
# 槎:一作艖。
"路狭不容车马到":道路狭窄,无法容纳车马通行,
"只骑黄犊访烟霞":我只能骑着黄犊去探访山水,欣赏如烟如霞的美景。
元末明初诗人
叶颙(1296?~1383),元末明初诗人。字景南,号云顶天民,浙江金华人。早年有追求功名的志向,但既不愿逢迎权贵,也不热衷科举考试,因此鲜为人知,最终也没能踏入仕途。叶颙前期所作诗歌,多写山间景物,幽居情怀;元末兵乱殃及金华后,所作诗歌更多是对家国破败、百姓罹祸的真实记载与亲身感受;晚期作品则时而掺杂着白发凄凄、夕阳衰草的复杂感触。有诗作《同前题下字韵二首》《清明有感》《呈县判薄乔公》等。著有《樵云独唱》。
1. 分段赏析
首联从远处落笔,描绘了诗人幽居之地的宁静与优美。诗人站在居所,隔溪望去,只见溪对岸稀稀落落地开着几朵春花,而近处靠近溪水的地方则有几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建着楼台。这两句诗相互呼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人间烟火气。诗人通过对春花和楼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温馨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颈联由景入情,写诗人与友人的闲适生活。诗人以“浊酒”待客,虽酒质普通,但诗人并不在意,反而认为这样的酒更能让人尽情畅饮,直至沉醉。而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态度和豁达胸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通过“留客醉”和“被云遮”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当下的情感。颔联聚焦于诗人自身的闲适生活,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常在松树下清扫弹琴石,准备在此弹奏琴曲,享受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愉悦;又在柳树下停泊小船,准备在月夜垂钓,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弹琴”和“垂钓”两个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高雅、清幽的生活情趣。尾联点明了诗人隐居之地的偏远与幽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坚守。诗人所居之处道路狭窄,无法容纳车马通行,这使得诗人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而诗人则甘愿选择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骑着黄犊去探访山水,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自由。这两句诗不仅强调了诗人隐居之地的隐蔽性,更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感。
上一篇:元·白朴《仙吕·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