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茅屋两三间":绿荫笼罩着两三间茅屋,
"院后溪流门外山":院子后面有潺潺溪流,门外是连绵的青山,
"山桃野杏开无限":山间的桃花和野杏肆意绽放,数量多得没有边际。
"怕春光虚过眼":害怕春光就这样白白地从眼前流逝,
"得浮生半日清闲":于是享受这浮生中难得的半日清闲时光。
# 浮生:虚浮不定之生活。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邀邻翁为伴":邀请邻家老翁来作伴,
"使家僮过盏":让家中的僮仆斟酒,
# 过盏:传递酒杯(给邻翁)。
"直吃的老瓦盆干":一直喝到那老瓦盆见了底。
"满林红叶乱翩翩":满树林的红叶纷纷飘落,绚烂飞舞,
"醉尽秋霜锦树残":在秋霜的浸染下,锦绣般的树木枝叶有些残败,
# 醉尽秋霜锦树残:红叶满林,已经凋残了。
"苍苔静拂题诗看":静静地拂去苍苔在上面题诗欣赏。
"酒微温石鼎寒":酒稍微温热,石鼎透着寒意,
# 酒微温石鼎寒:酒微温石炉还没有热。因石鼎(石炉)壁厚热得慢。
"瓦杯深洗尽愁烦":深深的瓦杯里的酒,喝下去洗尽了忧愁烦恼。
"衣宽解":解开宽松的衣服,
"事不关":那些俗事都与我无关,
# 事不关:世间的事不去管它。
"直吃的老瓦盆干":一直喝到那老瓦盆干了为止。
"田翁无梦到长安":我这田翁没有想过要到繁华的长安求取功名,
"婢织奴耕尽我闲":婢女织布,奴仆耕种,让我尽享悠闲。
"蚕收稻熟今秋办":蚕茧丰收,稻谷成熟,今年秋天的收成已经有了着落。
"可无饥不受寒":可以做到不挨饿不受冻,
"乐丰年畅饮开颜":为这丰收的年景感到快乐,尽情畅饮,喜笑颜开。
"唤稚子篘新酿":呼唤年幼的儿子酿造新酒,
"靠篷窗对客弹":倚靠在篷窗边对着客人弹奏,
"直吃的老瓦盆干":一直喝到那老瓦盆干了为止。
"布袍草履耐风寒":穿着布袍,脚踏草鞋,能够耐受风寒,
"茅舍疏斋三两间":住着两三间简陋的茅屋书斋。
"荣华富贵皆虚幻":荣华富贵在我看来都是虚幻的。
"觑功名如等闲":把功名利禄看得很平常,
"任逍遥绿水青山":自由自在地在绿水青山间逍遥。
"寻几个知心伴":寻觅几个知心的伙伴,
"酿村醪饮数碗":酿造乡村的米酒,畅饮几碗,
"直吃的老瓦盆干":一直喝到那老瓦盆干了为止。
元代散曲作家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原名小云石海涯,字浮岑,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祖籍新疆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初袭父职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爵于弟,北上师从姚燧。仁宗时,曾任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后辞官隐居。其善书法,自成一家。诗文亦有一定成就,尤以散曲最著。其散曲以写山林逸乐生活与男女恋情为主。作品风格基本上属豪放派,以清俊见长。代表曲作有《正宫·塞鸿秋》《中吕·红绣鞋》《双调·清江引》等。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短短两句,便勾勒出茅屋、溪流、青山构成的清幽画面,展现田园宁静之美。“山桃野杏开无限”点明时节,渲染春意盎然。作者因“怕春光虚过眼”,而邀邻翁饮酒作乐,直至“老瓦盆干”,体现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和对春光的珍惜。第二首:聚焦秋日景致,“满林红叶乱翩翩,醉尽秋霜锦树残”,红叶飘落、锦树凋零,既写出秋景绚烂,也暗含萧瑟。“酒微温石鼎寒,瓦杯深洗尽愁烦”,作者借酒消愁,在饮酒题诗中忘却尘世烦恼,“衣宽解,事不关”,尽显超脱世俗的自在洒脱。第三、四首:展现农家生活与作者志趣。“田翁无梦到长安”“觑功名如等闲”,直接表明作者无意功名,享受“婢织奴耕”“绿水青山”的平淡生活。“乐丰年畅饮开颜”“酿村醪饮数碗”等句,描绘出丰收的喜悦、与友畅饮的欢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以及对自由逍遥生活的追求。
上一篇:元·孙华孙《池中白莲》
下一篇:元·王哲《迎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