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
zāi
xíng
·
·
shāng
zhī
yīn

朝代:唐作者:贯休浏览量:2
yǒu
měi
rén
wǎn
qīng
yáng
shí
bié
yīn
lìng
姿
huáng
huáng
xiù
mèi
pěng
qín
dēng
jūn
táng
xuān
cǎo
shǐ
使
yōu
wàng
zèng
zhī
chǐ
bái
yín
dāng
jiǔ
jiàn
zhī
xiāng
shuǐ
máng
máng

译文

有位美人啊,柔美得像青青的柳枝。善于识别曲调音乐啊,美丽的姿容是那么的鲜亮。绣花的袖子里一双凝脂般的双手捧着琴啊,迈步走进君子的高房。(那优美的琴音)就像那令人忘忧的萱草啊,使我把烦忧彻底遗忘。我想赠予她紫玉尺,白银珰。却久久见不到她啊,只见湘水浩渺无边。

逐句剖析

"有美一人兮":有位美人啊,

#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用于诗歌。

"婉如青扬":柔美得像青青的柳枝。

# 青扬:水之清澈激扬。谓眼球明亮,宛如清水。引申为丰采,对人容颜的敬称。《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婉:委婉。有说宛如。

"识曲别音兮":善于识别曲调音乐啊,

# 别音:辨别音律。,识曲:辨识歌曲。懂得歌曲。会唱。

"令姿煌煌":美丽的姿容是那么的鲜亮。

# 煌煌:辉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令姿:令好的姿态。美丽的姿容。

"绣袂捧琴兮":绣花的袖子里一双凝脂般的双手捧着琴啊,

# 捧琴:手捧古琴。,绣袂:绣花的衣袂。袂,衣袖,袖口。

"登君子堂":迈步走进君子的高房。

# 君子堂:君王的殿堂。有德之人的厅堂。

"如彼萱草兮":(那优美的琴音)就像那令人忘忧的萱草啊,

# 萱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如彼:如那。

"使我忧忘":使我把烦忧彻底遗忘。

# 忧忘:忘忧。为押韵也。

"欲赠之以紫玉尺":我想赠予她紫玉尺,

# 紫玉尺:紫玉的戒尺。紫色宝玉。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紫竹的别名。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欲赠之:想赠与她。

"白银铛":白银珰。

# 白银铛:白银制作的耳坠。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玉质装饰品。

"久不见之兮":却久久见不到她啊,

"湘水茫茫":只见湘水浩渺无边。

# 湘水:湘江之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诗中先以细腻笔触刻画女子的美貌、才情与绰约风姿,继而倾诉诗人对其深沉的爱慕与绵长的思念,共同勾勒出一幅饱含真挚情感的爱情图景,展现了美丽女子与君子之间纯洁而美好的情愫。此外,诗中巧妙融入比喻、象征等多元修辞手法,使诗歌在营造深远意境的同时,蕴含的情感愈发含蓄隽永,读来令人沉浸其中、回味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描绘了美丽女子的美貌、才情与风姿,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情与思念,展现了女子与君子间的美好情愫,同时以比喻、象征等手法营造出深远意境。

2. 分段赏析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两句是对女子美貌的总写。“青扬”形容眉目清秀,一个“婉”字勾勒出女子温婉动人的气质,简洁笔触便展现出女子的绰约风姿。“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两句转而突出女子才情。她能辨识音律曲调,才艺出众,“令姿煌煌”既写其外在光彩照人,亦暗合内在才德闪耀,人、才之美相得益彰。“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两句描绘具体场景。女子衣袖华美,手捧古琴,登堂奏曲,动作优雅从容,在“君子堂”的背景下,营造出琴瑟和鸣的典雅氛围,传递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以萱草为喻,直抒胸臆。诗人将女子比作能解忧的萱草,直白表达其带来的慰藉,比喻生动贴切,情感真挚浓烈。“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几句以赠物寄情。“紫玉尺”“白银铛”皆为珍贵之物,象征心意之重,然“久不见”三字陡转,以“湘水茫茫”的浩渺景象,喻相思之远、相见之难,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早秋山居》

下一篇:唐·白居易《乱后过流沟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