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o
shī
ēn
·
·
zèng
zhòng
dào
yǒu

朝代:元作者:丘处机浏览量:3
shén
xiān
piāo
miǎo
tài
shì
yóu
jiàn
zhī
xìng
mén
tíng
kāi
jiào
huà
lín
féng
zhāi
jiào
tuī
dān
jiā
zào
niè
cháng
zhōng
zuò
zhì
xīn
zhǐ
zàn
shí
gèng
dào
shí
lái
xīn
jǐn
zhōng
shēn
bào
ēn

译文

神仙缥缈虚幻,隐匿于太虚之中。世俗之人没有办法得见神仙。有幸遇到道观开启教化众生的机缘,遇到举行斋醮仪式的时候不要推辞。整日背负着家庭的罪孽,做善事修养内心也只是暂时的行为。如果到了关键时刻还不能谨慎对待自己的内心,那么一生又怎么能够报答神仙的恩情呢。

逐句剖析

"神仙缥缈太虚私":神仙缥缈虚幻,隐匿于太虚之中。

"世俗无由得见之":世俗之人没有办法得见神仙。

"幸遇门庭开教化":有幸遇到道观开启教化众生的机缘,

"临逢斋醮莫推辞":遇到举行斋醮仪式的时候不要推辞。

"担家造孽常终日":整日背负着家庭的罪孽,

"作福治心只暂时":做善事修养内心也只是暂时的行为。

"更到时来心不谨":如果到了关键时刻还不能谨慎对待自己的内心,

"终身何以报恩慈":那么一生又怎么能够报答神仙的恩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报师恩·赠众道友》是宋代丘处机创作的一首词。上阙向众道友阐述神仙居于缥缈太虚,常人难以得见,有幸遇到道门开坛教化,参加斋醮不可推辞。下阕批判了众人日常为世俗琐事造孽,而修行治心却短暂的现象,劝诫道友们要把握时机,谨慎修行,否则难以报答师恩。整首词充满劝诫意味,体现了丘处机对众道友修行的关注与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代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

丘处机(1148~1227),金代道士。一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卒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他与刘处玄、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合称为“全真七子”,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诗作体裁多样,所作绝句含蓄凝练,律诗工稳流畅。其诗风格豪迈飘逸、婉丽清秀。内容以记录修行生活、阐述全真教理为主体,其中咏物、写景与述怀三类作品成就较高。代表作品有《报师恩》《玉炉三涧雪》《月中仙·赏月》《水龙吟·夜晴》等。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开篇描绘神仙居住在缥缈遥远的太虚之中,世俗之人无缘得见。此句营造出神仙境界的神秘高远,为下文强调道门教化的难得做铺垫,让众道友意识到能接触到修行教化是极为幸运的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紧承上句,指出大家有幸遇到道门开启教化之门,当面临斋醮活动时,千万不要推辞。直接表达作者对众道友参与修行活动的期望,体现出道教修行中斋醮仪式的重要性,劝诫众道友珍惜机会积极参与。下阕:“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此句将人们在世俗生活与修行上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对比。人们常常整日为家庭琐事忙碌,甚至可能因此造下罪孽,而用于修心作福的时间却极为短暂,突出人们对修行的忽视,旨在警醒众道友要平衡世俗与修行的关系,重视修行。“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慈”,进一步劝诫众道友,即使有了修行机会,如果不谨慎对待,用心修行,那么终身都难以报答师恩。以反问的形式增强语气,强化劝诫效果,让众道友深刻认识到认真修行的必要性,将整首词的劝诫主旨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冕《春日即事》

下一篇:元·杨维桢《匠人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