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diào
·
·
chǔ
tiān
yáo
guò
qīng
jiāng
yǐn

朝代:元作者:薛昂夫浏览量:3
huā
kāi
rén
zhèng
huān
huā
luò
chūn
zuì
chūn
zuì
yǒu
shí
xǐng
rén
lǎo
huān
nán
huì
jiāng
chūn
shuǐ
liú
wàn
diǎn
yáng
huā
zhuì
shuí
dào
shì
yáng
huā
diǎn
diǎn
rén
lèi
huí
shǒu
yǒu
qíng
fēng
wàn
miǎo
miǎo
tiān
chóu
gòng
hǎi
cháo
lái
cháo
chóu
nán
tuì
退
gèng
kān
wǎn
lái
fēng
yòu

译文

鲜花盛开时人们正欢乐,花朵凋零时春天仿佛沉醉。春天沉醉也有醒来之时,而人一旦老去欢乐难再逢。一江春水潺潺流淌,千万点杨花纷纷坠落。谁说这些只是杨花呢?分明点点都是离人泪!回首望去,那多情的风在万里长空吹拂,天空渺茫无际。忧愁如潮水般涌来,潮水退去了忧愁却难以消退,更何况傍晚时分风又如此猛烈!

逐句剖析

"花开人正欢":鲜花盛开时人们正欢乐,

"花落春如醉":花朵凋零时春天仿佛沉醉。

"春醉有时醒":春天沉醉也有醒来之时,

"人老欢难会":而人一旦老去欢乐难再逢。

# 难会:难以碰到。

"一江春水流":一江春水潺潺流淌,

"万点杨花坠":千万点杨花纷纷坠落。

"谁道是杨花":谁说这些只是杨花呢?

# 谁道是杨花:化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句。

"点点离人泪":分明点点都是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回首望去,那多情的风在万里长空吹拂,

# 有情风万里:语出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句。

"渺渺天无际":天空渺茫无际。

"愁共海潮来":忧愁如潮水般涌来,

"潮去愁难退":潮水退去了忧愁却难以消退,

"更那堪晚来风又急":更何况傍晚时分风又如此猛烈!

# 更那堪晚来风又急:化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是元代薛昂夫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歌是一首过曲,前半部分《楚天遥》歌颂杨花,而后半部分《清江引》赞美海潮,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对人生无尽愁绪的咏叹。整首曲子巧妙地借鉴了前辈的诗句,结构完整,前后呼应,意象连贯,连接无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薛昂夫(1267?~1350?),元代散曲作家。原名薛超吾,为其蒙古姓名,以第一字为姓,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随其父姓马,故又称马昂夫、马九皋,回鹘(今维吾尔族)人,定居隆兴(今属江西南昌)。早年师从刘辰翁,曾任江西行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等职,后以秘书监卿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曲,整体风格疏宕豪放,题材主要以咏史叹世、乐隐乐闲为主。其怀古与游赏之曲也富有特色,豪放中又见华美。现存散曲作品有小令65首,套数3篇,见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珠》等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薛昂夫写这首散曲,是借送春这一主题抒发内心感慨。他身处元代,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有着深刻感触,看到暮春时节花开花落、杨花飘坠等景象,触景生情,遂写下此曲,将伤春之情与自身对人生的喟叹融入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伤春的散曲。描绘了暮春时节花开花落、一江春水、万点杨花坠的景象,将杨花比作离人泪,表达了时光易逝、人老难欢的哀愁,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将杨花比作离人泪,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伤春惜春以及离别、时光流逝的哀愁。情景交融:全曲将暮春的景象描写与作者的愁绪紧密融合,如“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等句,景中含情,情因景生。

3. 分段赏析

上片“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以花开花落两种状态对比,花开时人们欢乐,花落时春天仿佛沉醉,暗示美好时光易逝。“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进一步点明春天虽有醉意但终会醒来,而人一旦老去,曾经的欢乐却难以再逢,将自然的季节变化与人生的衰老相对比,突出人生的无奈与时光的无情。“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描绘出暮春时节,江水东流,杨花纷纷坠落的衰败景象,从视觉角度渲染出凄凉氛围。“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巧妙地将杨花比作离人泪,既写出杨花飘落的凄美,又借杨花抒发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将伤春之情推向高潮。下片“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诗人回首望去,那有情的风在万里长空吹拂,天空渺茫无际,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为愁绪的抒发做铺垫。“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海潮,形象地写出愁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即便潮水退去,愁绪却依然难以消退,深刻体现出愁绪的浓重与持久。“更那堪晚来风又急”,在前面愁绪难退的基础上,再加上傍晚时分风又变得猛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与凄凉之感,使整首曲的情感氛围更加压抑,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等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此为一首带过曲。作者巧妙借鉴苏轼词的意境,将离愁别恨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于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青春如流水般逝去、人生匆匆走向衰老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曲从春归引起盛年不再、离愁无尽的情绪,艺术上既融前人诗句,又吸收民歌手法,写来回环往复,酣畅淋漓。

中国散曲研究会原常务理事洪柏昭、会长谢伯阳《元明清散曲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丘处机《水龙吟·洞天春色盈盈》

下一篇:元·刘处玄《水龙吟·此时辛酉初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