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iāng
·
·
fàng
shī
háo

朝代:元作者:刘秉忠浏览量:3
fàng
shī
háo
wàn
zhàng
qíng
hóng
hǎi
tāo
liù
chuán
fēng
biàn
sāo
jīn
yán
jià
gāo
chūn
duì
chūn
láo
duǎn
yǒng
cháng
wèi
liáo
yōu
niǎo
luò
lái
huā
cóng
jiào
cǎi
fèng
piāo
piāo
shàng
jiǔ
xiāo

译文

李白和杜甫展现出豪放的诗才,如万丈晴虹吸纳大海的波涛。《诗经》六义不再流传,风雅传统改变,(而)《离骚》(传承其精髓)。如金玉般无需言说,价值自然崇高。春日里对着春酒。用短诗长歌慰藉寂寥。幽鸟落在花中让人领悟,任随(自然)。彩色的凤凰轻盈飘动着飞向高空。

逐句剖析

"李杜放诗豪":李白和杜甫展现出豪放的诗才,

"万丈晴虹吸海涛":如万丈晴虹吸纳大海的波涛。

"六义不传风雅变":《诗经》六义不再流传,风雅传统改变,

"离骚":(而)《离骚》(传承其精髓)。

"金玉无言价自高":如金玉般无需言说,价值自然崇高。

"春日对春醪":春日里对着春酒。

"短咏长歌慰寂寥":用短诗长歌慰藉寂寥。

"幽鸟落来花里悟":幽鸟落在花中让人领悟,

"从教":任随(自然)。

"彩凤飘飘上九霄":彩色的凤凰轻盈飘动着飞向高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乡子・李杜放诗豪》是元代刘秉忠所作的一首词,上片赞美李白、杜甫的豪放诗才,用“万丈晴虹吸海涛”形容其诗风,提及《诗经》六义、风雅变化及《离骚》,赞其价值;下片写春日对饮春醪,以短咏长歌慰藉寂寥,借幽鸟落花悟得真谛,任彩凤飘飘。运用比喻、用典等手法,语言自然,将对李杜的赞美与自身诗意生活结合,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谥文贞,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被举荐入忽必烈(世祖)王府。刘秉忠建议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世祖至元元年,奉命还俗,复姓刘氏,赐名秉忠。刘秉忠与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并称为“紫金山五杰”。其兼擅诗文词曲,潇散闲澹,与其为人相类。主要作品有《西州客中》《过玲珑山》。著有《藏春集》六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李杜放诗豪”,直接点出李白与杜甫两位诗人,以“诗豪”二字精准概括其诗歌风格的豪迈奔放,既塑造了两位诗人狂放不羁的形象,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推崇。“万丈晴虹吸海涛”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李杜的诗才比作能吸卷海涛的万丈长虹,生动展现出其诗歌气势磅礴、力量无穷的特点。“六义不传风雅变,离骚”,提及传统诗歌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失传,《诗经》的风雅传统发生变化,而《离骚》却如金玉般珍贵。这里以《离骚》为代表,借“金玉无言价自高”的比喻,赞美那些优秀诗作虽不事张扬,却自有其崇高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歌传统的深刻认知和珍视。下片“春日对春醪”,描绘了春日里对饮春酒的场景,营造出闲适悠然的氛围。“短咏长歌慰寂寥”则点明在这样的情境中,作者通过创作长短诗歌来排遣内心的孤寂,传递出以诗抒怀的生活态度,情感真挚自然。“幽鸟落来花里悟,从教”,写幽鸟落在花丛中仿佛有所领悟,“从教”二字体现出顺其自然的心境,将景物赋予灵性,以景衬情,暗含作者在自然中获得的悠然与超脱。结尾“彩凤飘飘上九霄”以彩凤高飞九天的形象作结,运用象征手法,既可能是对诗歌意境高远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使全词的意境豁然开朗,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下一篇:元·赵雍《江城子·五陵衣马恣轻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