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雄今寂寞":楚汉时期的英雄如今已沉寂无声,
# 楚汉:楚王、汉王。想依靠。
"两城相倚旧封疆":两座城相互倚靠在旧时的疆界上。
"荒台落日酣红叶":荒废的高台在落日下,红叶如醉,
# 荒台:指鸡鸣台。时当深秋,在落日照耀下,红叶显得更浓酣。
"古墓秋风老白杨":古老的坟墓在秋风中,白杨树显得苍老。
# 古墓:即指邓公墓。邓公名字不详。
"岂是有为增感慨":难道是因为有所作为才增添感慨?
# 增:建工立业。
"便令无事亦凄凉":即便无所事事也觉得十分凄凉。
# 无事:无事者。
"徘徊望尽东南地":徘徊着望尽东南方向的土地,
"芦苇萧萧野水黄":芦苇发出萧萧声,野外的水一片昏黄。
# 水黄:黄浊的河水。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楚汉两城如今的荒芜,楚汉英雄已消逝,只剩两城依着旧封疆。荒台在落日下满是红叶,古墓边秋风中老白杨摇曳。既使无事,眼前景象也透着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诗人借荒台、落日、红叶、古墓、秋风、白杨等衰败之景,抒发对历史兴衰、英雄寂寞的感慨。情景交融:“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描绘了荒废高台在落日下,红叶艳丽如醉,古墓边秋风里白杨树苍老的画面。荒台、古墓象征楚汉英雄消逝与历史沧桑,落日、秋风渲染衰败凄凉,“酣”“老”赋予景色情感。诗人借衰败之景,融入对英雄不再、繁华落幕的感慨,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3. 分段赏析
首联:“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开篇点明楚汉英雄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两城依旧靠着旧时封疆,奠定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颔联:“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具体描绘眼前衰败之景,荒台在落日映照下红叶似醉,古墓在秋风中白杨枯老,渲染出凄凉氛围,强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颈联:“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由景入情,直接抒发感慨,并非因有所作为才生感慨,即便无所事事,面对此景也觉凄凉。尾联:“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诗人徘徊张望东南大地,只见芦苇萧萧,野水昏黄,进一步强化了凄凉感,将怀古之情推向深远。
下一篇:元·侯善渊《长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