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观今古名臣":遍观古往今来的名臣,
"求如公者人能几":像您这样的人能有几个。
"平生勋业":一生的功勋业绩,
"行其无事":都是在看似平常中建立,
"一诚而已":不过是秉持着一颗赤诚之心罢了。
"方信名言":这才相信那些名言,
"臣门如市":臣子门前虽如市场般热闹,
"臣心如水":但臣子内心却要像水一样清澈。
"正乾坤清晏":天下太平之时,
"飘然高蹈":能够潇洒地退隐,
"非明哲、":若不是明智之人、
"安能此":怎么能做到这样。
"太古岁寒松柏":就像远古的松柏历经岁寒,
"尽春风、":尽在春风中、
"闹开桃李":是桃李喧闹争艳。
"傅岩霖雨":傅岩的甘霖,
"苏门风月":苏门山的风月,
"无非天理":都蕴含着天理。
"莫讶求闲":不要惊讶您追求闲适,
"从来老眼":向来您历经世事,
"阅人多矣":看惯了形形色色的人。
"待他年":等到将来,
"凤诏九重重下":皇帝的诏书多次下达,
"为苍生起":您能为了天下百姓再次出山。
元代诗人
许有壬(1287~1364),元代诗人。字可用,彰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进士,授同知辽州事,后历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书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历仕七朝,近五十年。许有壬“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以直言敢谏著称。其文与欧阳玄齐名,雄浑闳隽,自然流畅。诗歌众体兼备,题材宽泛,既能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又有清新隽秀之作。其词多登临怀古、唱和酬赠、咏物和陶情山水之作。《哀弃儿》《满庭芳》等均为佳作。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圭塘欸乃集》等。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赞扬了名臣的功绩与品德。“历观今古名臣,求如公者人能几。”开篇以议论起笔,作者遍览古今名臣,发出“像您这样的人能有几个”的慨叹。反问句式增强了情感力度,直接点明所咏名臣的罕见与卓越,奠定了全词崇敬赞美的基调。“平生勋业,行其无事,一诚而已。”这三句概括名臣的生平功绩,他建立功勋却看似轻松自然,不靠机巧权术,仅以“一诚”处世。这里用质朴的语言强调“真诚”是其成功的根本,暗含对虚伪世风的反衬,也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品德高度。“方信名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巧妙化用《汉书·郑崇传》典故,通过“门如市”与“心如水”的鲜明对比,生动诠释主人公清廉品格。这种对偶式表达与《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构思异曲同工。“政乾坤清晏,飘然高蹈,非明哲、安能此。”前句写政治成就,后句转写处世态度。名臣在天下太平后,却选择潇洒退隐。作者认为,这种在功成名就时急流勇退的智慧,非“明哲”之人不能做到。既赞美了名臣的政治才能,也肯定其处世哲学,暗含对“功成身退”理想人格的推崇。词的下片表达对闲适与天理的理解。“太古岁寒松柏,尽春风、闹开桃李。”以自然意象作比,寒冬中坚韧的松柏,象征名臣的品格,与春日里喧闹绽放的桃李,喻指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形成对比。“岁寒松柏”化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含蓄赞美名臣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的品性,而“闹开桃李”则暗讽随波逐流者的浅薄。“傅岩霖雨,苏门风月,无非天理。”接连化用两个典故,“傅岩霖雨”指商王武丁任用傅说,使其如霖雨般润泽天下;“苏门风月”典出晋代孙登隐居苏门山,借风月喻指超脱的情怀。作者借此说明,名臣无论是出仕济世还是归隐乐道,都是顺应“天理”的选择。“莫讶求闲,从来老眼,阅人多矣。”解释名臣“求闲”的原因,并非懈怠,而是因其阅历丰富,看透世情。这三句以近乎口语的表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展现名臣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淡然,使人物形象更显真实可感。“待他年,凤诏九重重下,为苍生起。”结尾笔锋一转,写名臣虽暂隐山林,却时刻准备响应朝廷的召唤,为百姓再度出山。“九重重下”极言诏书的郑重,“为苍生起”则点明其退隐不避责任的担当精神,将个人修养与家国情怀结合,深化了全词的主题。
下一篇:元·王逢《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