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寒冰作垒":北风呼啸,寒气凝结成冰,仿佛堆积成壁垒,
"梅花枝上春如海":而梅花枝头上,却似有春天如大海般广阔的生机。
"清香散作天下春":梅花的清香飘散开来,仿佛给天下都带来了春天,
"草木无名藉光彩":那些无名的草木,也借助这梅花的光彩,增添了几分生机。
"长林大谷月色新":在幽深茂密的山林和山谷中,月色清新明亮,
"枝南枝北清无尘":无论是树枝的南边还是北边,都清幽洁净,没有一丝尘埃。
"广平心事谁与论":像东汉广平太守那样高洁的心事,又能与谁倾诉呢,
"徒以铁石磨乾坤":只能凭借如铁石般坚定的意志,在天地间砥砺前行。
"岁晚燕山云渺渺":年末时分,燕山之上云雾缥缈,
"居庸古北无人到":居庸关和古北口一带,人迹罕至。
"白草黄沙羊马群":白草萋萋,黄沙漫天,成群的羊马在游荡,
"琼楼玉殿烟花绕":而远处却有华丽的楼阁宫殿,烟花缭绕。
"凡桃俗李争芬芳":平凡的桃树和李树竞相争艳,散发芬芳,
"只有老梅心自常":只有那历经沧桑的老梅,内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与淡定。
"贞姿灿灿眩冰玉":梅花那坚贞的姿态,光彩夺目,仿佛能让冰玉都为之失色,
"正色凛凛欺风霜":它纯正的颜色,威严凛凛,似乎能胜过凛冽的风霜。
"转身西泠隔烟雾":转身望向西泠,只见烟雾弥漫,一片朦胧,
"欲问逋仙杳无所":想要寻问像林逋那样的隐士,却已无处可寻。
"夜深湖上酒船归":深夜时分,湖面上载着酒意的船只缓缓归来,
"长啸一声双鹤舞":诗人长啸一声,引得一双仙鹤翩翩起舞。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热情赞颂梅花的高洁品质,描绘其在严寒中绽放的生机。诗人以梅花的清香和气质展现其无私与高尚,通过对比凡桃俗李,突出梅花的清高。诗中营造清幽宁静氛围,衬托梅花的高洁,刻画其外在姿态与内在精神。最后,诗人以悠然画面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开篇通过描写寒冷的环境,为梅花的出场做铺垫。“朔风吹寒冰作垒”描绘出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突出了环境的恶劣。“梅花枝上春如海”则在寒冷中展现出梅花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为下文对梅花品质的赞美奠定了基础。第三、四句:“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着重描写梅花的清香和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清香散作天下春”形象地表现出梅花的香气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给整个世界带来春天的气息。“草木无名藉光彩”则强调了梅花的无私,它不仅自己绽放光彩,还能让那些无名的草木也借助它的光彩而增添生机。第五、六句:“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描绘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幽宁静。“长林大谷月色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枝南枝北清无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幽,没有丝毫的尘埃和杂质,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品质。第七、八句:“广平心事谁与论,徒以铁石磨乾坤。”这里借用了东汉广平太守的典故,“广平”涉及到东汉时期的宋弘,宋弘为人正直,不攀附权贵,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和高洁志趣。传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对宋弘表示倾慕,刘秀想撮合二人,宋弘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回应,拒绝了湖阳公主,表明自己坚守原有家庭关系、不攀附皇亲国戚的高洁态度。诗中借用这个典故,诗人以古人为喻,表达自己如同宋弘一样,有着高洁的志趣,却不被人理解,“广平心事谁与论”体现出内心的孤独感,而“徒以铁石磨乾坤”则表现出自己虽孤独但仍要以坚定的意志在世间坚守自我、有所作为的情怀。当“徒以铁石磨乾坤”则表现出诗人凭借坚定的意志在天地间砥砺前行的决心。第九、十句:“岁晚燕山云渺渺,居庸古北无人到。”描绘了北方边境的荒凉景象,暗示了梅花所处的环境的艰难。“岁晚燕山云渺渺”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氛围,“居庸古北无人到”则强调了此地的偏僻和荒凉,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第十一、十二句:“白草黄沙羊马群,琼楼玉殿烟花绕。”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事物在梅花面前的差异。“白草黄沙羊马群”描绘了一种粗犷、荒凉的景象,“琼楼玉殿烟花绕”则描绘了一种繁华、热闹的场景。而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中,梅花都能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不被外界所干扰。第十三、十四句:“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凡桃俗李争芬芳”描绘了平凡的花朵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而竞相争艳的场景,“只有老梅心自常”则强调了梅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内心始终保持宁静和淡定。第十五、十六句:“贞姿灿灿眩冰玉,正色凛凛欺风霜。”细致地刻画了梅花的外在姿态和内在精神。“贞姿灿灿眩冰玉”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光彩夺目,仿佛能让冰玉都为之失色。“正色凛凛欺风霜”则表现了梅花的威严和坚韧,它纯正的颜色似乎能战胜凛冽的风霜。第十七、十八句:“转身西泠隔烟雾,欲问逋仙杳无所。”这里借用了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的典故,“逋仙”指的就是林逋。“转身西泠隔烟雾,欲问逋仙杳无所”,诗人想要寻找像林逋那样高洁、与梅花有着特殊情感联系(以梅为妻般热爱梅花)的人,却寻觅无果。一方面借助林逋对梅花极度热爱的事迹来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品质,另一方面也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梅花相伴的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有一种知音难觅、那种理想境界难以追寻的怅惘之感。“欲问逋仙杳无所”则暗示了诗人想要追寻像林逋那样的高洁生活,但却无从寻觅。后两句:“夜深湖上酒船归,长啸一声双鹤舞。”描绘了一幅悠然超脱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夜深湖上酒船归”营造出一种宁静、惬意的氛围,“长啸一声双鹤舞”则增添了几分豪放和洒脱,让人感受到诗人与梅花融为一体的心境。
上一篇:元·刘秉忠《干荷叶八首》
下一篇:元·马致远《落梅风·蔷薇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