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shǒu​

朝代:元作者:刘秉忠浏览量:3
gān
cāng
cāng
lǎo
bǐng
fēng
yáo
dàng
jiǎn
le
qīng
xiāng
yuè
tiān
huáng
dōu
yīn
zuó
chǎng
shuāng
zài
qiū
jiāng
shàng
gān
yìng
zhe
zhé
bǐng
nán
qíng
ǒu
qiàn
fēng
dài
qíng
chéng
zhū
nán
宿
tān
tóu
gēn
cuī
zhé
bǐng
xié
cuì
jiǎn
qīng
xiāng
xiè
nèn
shí
jié
wàn
jué
hóng
yuān
bái
néng
zhē
qiáo
cuì
sǔn
gān
gān
duō
nài
fēng
shuāng
cuò
tiē
qiū
dǎo
zhī
gōng
chàng
cǎi
lián
mèng
fán
huá
guò
nán
gāo
fēng
běi
gāo
fēng
cǎn
dàn
yān
xiá
dòng
sòng
gāo
zōng
cháng
kōng
shān
jiù
jiǔ
fēng
liǎng
jiāng
nán
mèng
lái
zuì
tuó
huā
qián
guò
xǐng
lái
èr
gēng
guò
chūn
shān
dìng
bàn
dǎo
huā
zhuā
gān
shuǐ
shàng
jiàn
jiàn
jiāng
gēn
jiāng
suí
jiāng
wèn
dāng
jiā
zhōng
yǒu
wèn
zhe
yán
jiǎo
ér
jiān
shǒu
ér
xiān
yún
shū
ér
bàn
biān
liǎn
ér
tián
huà
ér
nián
gèng
fán
nǎo
gèng
xiān
zhí
nèn
fēng
liú
qiàn

译文

干枯的荷叶,颜色变得苍黄,干巴的老茎在风里不住地摇荡。清香一点点减退了,颜色一点点枯黄,都是因为昨夜下了一场霜,秋天的江面上荷叶更加显得寂寞、凄凉。干枯的荷叶,映着干枯的蒲草,折断的叶柄已难以承托露水。没有了藕丝都站不稳了,只有请秋风相扶。擎扶无力乘不住露珠,滩头难以留宿白鹭。荷根已被摧折,荷叶柄已歪斜,翠绿色消减清香也凋谢。这个时候,万根藕丝都断绝。红鸳鸯与白鹭连个遮蔽之处也没有了,憔悴枯损的干荷叶。干枯的荷叶,翠绿的颜色已剩得不多了,受不了寒风吹打严霜折磨。紧贴在秋天的水面上,枝茎已折断倒下。那些宫女还在齐声唱着采莲歌,可繁华盛景像梦一样消逝了。南高峰,北高峰,凄凉惨淡的烟霞洞。宋高宗,在此落得一场空。看如今吴山的酒旗依旧在风中飘动,而吴越同南宋在江南留下的只是两次兴亡梦。昨夜里,酒喝多了,醉醺醺的,不记得在花前经过。醒来以后,时间已经是二更过后了。春衫被揉得跟茨糜一样皱,摔了一跤头上的簪花都抓破了。干枯的荷叶,在水上漂浮着,渐渐地往你那边漂浮过去。跟着你去,随着你去。问你的家中是否已经有媳妇?问着你呢你却不言语。脚儿尖尖,手儿纤细,梳个云髻让脸儿露出半边。笑脸儿甜甜,话儿说得粘又粘。可以烦恼更适宜高兴,竟然有如此风流美好的时光!

逐句剖析

"干荷叶":干枯的荷叶,

"色苍苍":颜色变得苍黄,

# 苍苍:深青色。

"老柄风摇荡":干巴的老茎在风里不住地摇荡。

# 老柄:干枯的叶柄。

"减了清香":清香一点点减退了,

"越添黄":颜色一点点枯黄,

"都因昨夜一场霜":都是因为昨夜下了一场霜,

"寂寞在秋江上":秋天的江面上荷叶更加显得寂寞、凄凉。

"干荷叶":干枯的荷叶,

"映着枯蒲":映着干枯的蒲草,

"折柄难擎露":折断的叶柄已难以承托露水。

# 擎露:承露。

"藕丝无":没有了藕丝都站不稳了,

"倩风扶":只有请秋风相扶。

# 倩:请。

"待擎无力不乘珠":擎扶无力乘不住露珠,

"难宿滩头鹭":滩头难以留宿白鹭。

"根摧折":荷根已被摧折,

"柄欹斜":荷叶柄已歪斜,

# 欹斜:歪斜不正。

"翠减清香谢":翠绿色消减清香也凋谢。

"恁时节":这个时候,

# 恁时节:那时候。

"万丝绝":万根藕丝都断绝。

"红鸳白鹭不能遮":红鸳鸯与白鹭连个遮蔽之处也没有了,

"憔悴损干荷叶":憔悴枯损的干荷叶。

"干荷叶":干枯的荷叶,

"色无多":翠绿的颜色已剩得不多了,

"不奈风霜锉":受不了寒风吹打严霜折磨。

# 锉:同“挫”,摧残,折磨,蹂躏。

"贴秋波":紧贴在秋天的水面上,

"倒枝柯":枝茎已折断倒下。

# 枝柯:枝条。

"宫娃齐唱《采莲歌》":那些宫女还在齐声唱着采莲歌,

# 宫娃:宫女,吴楚间称美女曰“娃”。

"梦里繁华过":可繁华盛景像梦一样消逝了。

"南高峰":南高峰,

# 南高峰:南高峰、北高峰:在杭州西湖边上,两峰遥遥相对,称“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

"北高峰":北高峰,

"惨淡烟霞洞":凄凉惨淡的烟霞洞。

# 烟霞洞:在南高峰下的烟霞岭上,为西湖最古的石洞,洞很深。传说曾是宋高宗的避难之所,后被其封为“南山第一洞天”。

"宋高宗":宋高宗,

# 宋高宗:即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

"一场空":在此落得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看如今吴山的酒旗依旧在风中飘动,

# 吴山:在西湖东南面,俗称城隍山。

"两度江南梦":而吴越同南宋在江南留下的只是两次兴亡梦。

# 两度江南梦:指五代吴越和南宋王朝都建都杭州又都亡国。一说指在徽钦二宗被俘之后,赵构继位南京,二次南迁,先往扬州,继建都临安,求得一时偏安。

"夜来个":昨夜里,

# 夜来个:意为昨夜里。

"醉如酡":酒喝多了,醉醺醺的,

# 酡:饮酒后脸色变红。

"不记花前过":不记得在花前经过。

"醒来呵":醒来以后,

"二更过":时间已经是二更过后了。

"春衫惹定茨蘼科":春衫被揉得跟茨糜一样皱,

# 茨蘼科:像茨糜一样。茨糜,是一种食物。

"绊倒花抓破":摔了一跤头上的簪花都抓破了。

"干荷叶":干枯的荷叶,

"水上浮":在水上漂浮着,

"渐渐浮将去":渐渐地往你那边漂浮过去。

# 将: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

"跟将你去":跟着你去,

"随将去":随着你去。

"你问当家中有媳妇":问你的家中是否已经有媳妇?

"问着不言语":问着你呢你却不言语。

"脚儿尖":脚儿尖尖,

"手儿纤":手儿纤细,

"云髻梳儿露半边":梳个云髻让脸儿露出半边。

"脸儿甜":笑脸儿甜甜,

"话儿粘":话儿说得粘又粘。

"更宜烦恼更宜忺":可以烦恼更适宜高兴,

# 忺:高兴,适意。

"直恁风流倩":竟然有如此风流美好的时光!

# 倩:美好。,恁: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吕・干荷叶八首》是元代刘秉忠创作的一组散曲。这组曲借干荷叶意象展开。主题上,包含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历史兴亡的喟叹等。前四首着重刻画干荷叶在秋冬的衰败之态,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等句,展现其颜色枯黄、柄折丝断的模样;第五首由景及史,借杭州南高峰、北高峰及烟霞洞等,感慨南宋王朝兴衰,提及宋高宗等历史人物;后三首则转向生活场景与情感,有醉酒后的状态,也有对男女情感、女子形象的描写。运用比兴,以干荷叶的变化比人生、历史的变迁;善用白描,简洁勾勒女子形象;还融入方言俚语,增添质朴通俗之感。前四首为自然景物描写段落,层层递进展现干荷叶衰败;第五首为历史感慨段落,借景抒怀;后三首为生活情感段落,描绘日常与情感。这组散曲构思新颖,将自然、历史、生活巧妙融合,语言质朴自然又不失韵味,展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谥文贞,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被举荐入忽必烈(世祖)王府。刘秉忠建议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世祖至元元年,奉命还俗,复姓刘氏,赐名秉忠。刘秉忠与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并称为“紫金山五杰”。其兼擅诗文词曲,潇散闲澹,与其为人相类。主要作品有《西州客中》《过玲珑山》。著有《藏春集》六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吕・干荷叶八首》由元代刘秉忠创作。刘秉忠生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曾隐居为僧,后留侍元世祖左右,是元朝开国元勋。他一生历经世事变迁,曾目睹朝代更迭、人生起伏。这组小令当作于元军攻占杭州之前,刘秉忠借干荷叶意象,融入自身对自然变化、历史兴亡、人生无常的感悟,以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写自然、历史与生活的元代散曲。描绘了干荷叶在秋冬季节从枯萎到凋零的过程,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展现其衰败之景;还借杭州的山水和南宋历史,如“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同时刻画了生活场景与人物情感,如醉酒后的状态、男女间的情感等。借干荷叶等景象,写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干荷叶起兴,用其在风霜侵袭下的衰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兴衰。如干荷叶从有清香到“减了清香,越添黄”,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历史变化的思考。对比:以干荷叶“色苍苍”“减清香”“越添黄”等衰败之态,与想象中“宫娃齐唱采莲歌”的昔日繁华对比,凸显时光变迁、兴衰无常。如“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今昔对比强烈,强化词作的沧桑感。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吴山依旧酒旗风”,以吴山景色依旧反衬“宋高宗,一场空”,即南宋王朝的覆灭,以自然的恒常反衬人事的短暂无常,寄寓对朝代更迭的感慨。情景交融:“夜来个,醉如酡,不记花前过。醒来呵,二更过。春衫惹定茨糜科,绊倒花抓破”勾勒醉后狼狈场景,“醉如酡”“绊倒花抓破”的憨态与“二更过”的寂静时光相映衬,醉酒的放纵与酒醒后的狼狈形成趣味反差,场景本身即蕴含率真的生活情趣,情从景生而自然流露。

3. 分段赏析

前三首:咏叹枯荷之衰—“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藕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恁时节,万丝绝。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这三首从不同角度刻画干荷叶。从颜色“色苍苍”“越添黄”,到形态“老柄风摇荡”“折柄难擎露”“根摧折,柄欹斜”,还提及清香的消散。霜的侵袭,让荷叶失去生机,在秋江上寂寞憔悴。借衰败荷叶,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也可看作词人对人生境遇的喟叹。第四首:今昔枯荣之慨—“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继续写干荷叶在风霜下的不堪,它颜色黯淡,倒伏于秋波。“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陡然转折,昔日采莲的热闹繁华,如今如梦幻般消逝。强烈的今昔对比,将兴衰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蕴含对往昔美好不再的惋惜与怅惘。第五首:历史兴亡之思—“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从自然景物写起,南北高峰、烟霞洞,景象惨淡。联想到宋高宗,曾经南宋王朝的辉煌如同泡影。而吴山依旧,酒旗在风中招展,历史兴衰不过梦一场。借南宋兴衰,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蕴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第六首:醉醒之间的荒诞—“夜来个,醉如酡,不记花前过。醒来呵,二更过。春衫惹定茨糜科,绊倒花抓破”。描绘醉酒到清醒的过程。昨夜酩酊大醉,不记得花前之事,醒来已是二更天。春衫被草牵绊,还被花抓破。看似写醉酒后的狼狈,实则以小见大,反映生活的荒诞与无序,或许也暗示人生的迷茫与无奈。第七、八首:民间生活之趣—“干荷叶,水上浮,渐渐浮将去。跟将你去,随将去。你问当家中有媳妇?问着不言语”“脚儿尖,手儿纤,云髻梳儿露半边。脸儿甜,话儿粘。更宜烦恼更宜忺,直恁风流倩”。这两首风格与前几首不同。第七首以干荷叶水上漂浮起兴,用口语化问答,似民间情歌,充满生活趣味。第八首描绘女子容貌、姿态、言语,展现其娇俏风情。展现民间生活的质朴与鲜活,给组曲增添别样色彩。

4. 作品点评

《干荷叶八首》是刘秉忠这位历经世事、出入佛门之人对世界的观照。其突出特点在于借鉴民间文化:在语言上,频繁运用邢台方言,如“夜来个”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情感表达上,有豪爽的一面,如《干荷叶・南高峰》,立意高远,延续燕赵古风;同时,也体现出低俗民风,部分篇章带有燕赵地区追求放荡生活的风俗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借腔别咏,后世词例也。然其曲凄恻感慨,千古之寡和也。或云非秉忠作。

明文学评论家杨慎《词品》卷一

# 词咏本题。“干荷叶”在金元土语本指失偶。其曲所咏,正合其意。

中国散曲学会理事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梵琦《渔家傲·听说西方无量乐》

下一篇:元·王冕《题墨梅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