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蹬云松著色屏":那石砌的山路旁,高耸入云的松树就像一幅着了色彩的屏风,
"岸花汀草展江亭":岸边的花朵和汀洲上的青草,装点着江边的亭子,使其更加显眼。
# 汀:水中小洲。
"青瑶叠甃通悬瓮":那如同青色美玉层层堆叠的泉水,一直通到悬瓮山,
# 悬瓮:悬瓮山。,叠甃:砖砌物。,青瑶:一作青径。美玉,此处为青色的砖石。
"白玉双龙掣迅霆":(泉水)如同两条白玉般的巨龙,奔腾呼啸,好似能牵动迅猛的雷霆。
"地脉何尝间今昔":大地的脉络何曾在古今之间有过间隔呢?
# 间:割断。,地脉:指地下水流。
"尾闾真解泄沧溟":(这晋溪的水)真像是传说中的尾闾,能够排泄那茫茫大海的水。
# 沧溟:大海。,真解:事物的真理。,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归宿之处。
"乾坤一雨兵尘了":天地之间降下一场大雨,就能把战争的烟尘全部洗尽,
# 一雨:一场雨。
"好就川妃问乞灵":正好向那晋溪的水神(川妃)祈求神灵的庇佑。
# 乞灵:乞求神灵的护佑。,川妃:晋水的女神。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把“石蹬云松”比作“著色屏”,形象地描绘出晋溪周围景色的如画之美;将“青瑶叠甃”的泉水比作“白玉双龙”,生动地写出了泉水的清澈与磅礴气势。借景抒情:先通过描写晋溪的美丽景色,如“石蹬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再由“乾坤一雨兵尘了,好就川妃问乞灵”借景抒发对和平的渴望,将情感与景色紧密结合。用典:“尾闾真解泄沧溟”运用尾闾的典故,赋予晋溪泉水以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2. 分段赏析
首联“石蹬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晋溪周边石蹬旁云松似著色屏风,岸边花朵、汀洲青草环绕江亭的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晋溪景色的赞美之情。颔联“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霆”,以青瑶、白玉作比,描绘出泉水清澈且如白玉双龙般气势磅礴地流向悬瓮山,突出了自然的神奇力量。颈联“地脉何尝间今昔,尾闾真解泄沧溟”,由眼前泉水联想到地脉古今不变,运用尾闾典故,感慨自然力量的永恒和强大,深化了诗歌内涵。尾联“乾坤一雨兵尘了,好就川妃问乞灵”,借景抒情,诗人希望一场雨能洗净兵尘,向川妃祈求庇佑,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上一篇:元·姚燧《中吕·满庭芳》
下一篇:元·王冕《题米元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