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jiāng
shàng
bié
xiù
cái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qiān
shān
hóng
shù
wàn
shān
yún
jiǔ
xiāng
kàn
yòu
xūn
liǎng
háng
lèi
gèng
zhī
zài
féng
jūn

译文

眺望远处重重叠叠的高山上红叶一片白云悠然,持酒对饮坐看日已黄昏。唱一首离歌,不禁泪流满面,此刻一别,真不知何时何地才能与你相见。

逐句剖析

"千山红树万山云":眺望远处重重叠叠的高山上红叶一片白云悠然,

"把酒相看日又曛":持酒对饮坐看日已黄昏。

# 曛:暮,昏暗。

"一曲离歌两行泪":唱一首离歌,不禁泪流满面,

# 离歌:一作骊歌。离别之歌。

"更知何地再逢君":此刻一别,真不知何时何地才能与你相见。

# 地:一作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衢州江上别李秀才》(一作方干诗)是唐代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开篇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象,红树与云山相互映衬,呈现出秋日的绚丽色彩,为后文的离别场景铺垫了广阔的背景。紧接着,诗人将视角拉至自己与李秀才身上,黄昏时分,两人默默举杯,相对无言,浓浓的离愁别绪在静谧氛围中蔓延开来。诗的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倾诉离别时的哀伤与不舍,感慨此番分别后,难以再有重逢之日。整首诗情感真挚,生动勾勒出一幅充满凄伤的离别画面,极易引发读者对离别的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韦庄所作,创作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的秋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题材诗。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勾勒出一幅饱含凄伤色彩的离别图,传递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尽眷恋。

2. 分段赏析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秋日山水图,属于远景描写。“千山”“万山”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峦之多,“红树”点明时值秋季,树叶经霜变红,漫山遍野,与山间飘荡的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斑斓、雄浑壮阔的画面。在这如画的背景下,诗人与李秀才相对而坐,手持酒杯,默默凝视。“把酒相看”将二人即将分别,却又无言以对的场景刻画得生动入微。“日又曛”点明时间,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二人身上,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凄凉的色彩,也暗示着离别的时刻越来越近,借景抒情,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离愁氛围。“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这两句是对离别场景的进一步刻画,直抒胸臆。“一曲离歌”描绘出在离别之际,有人唱起了伤感的离歌,歌声如泣如诉,触动着诗人和友人的心弦。“两行泪”则通过细节描写,将诗人与友人听闻离歌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潸然泪下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不知何地再逢君”一句,以直白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再次重逢的不确定,把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推向了高潮,引发读者对离别的共鸣,让人体会到挚友分别时那种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情感表达细腻且真挚,诗人将视角对准衢州江边的离别场景,借助多层次的描写,为读者精心勾勒出一幅极具感染力的离别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何新之为平淡体。谢枋得曰:眼前说话,形容惜别,未有如此紧切。周珽曰:端己《江上》二诗,别情婉至,黯然魂消。又俱一气清空,全不着力,妙。敖英曰:唐人别诗,多用“泪”字,恳切有情。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此诗后二句只是眼前说话,形容惜别,未有如此紧切。

宋赵蕃、韩漉选,谢枋得注《唐诗绝句》

# 饮已而歌,歌竟而泣者.以乱世飘荡,后会难期,不得不然耳。

明唐汝询《唐诗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权德舆《月夜江行》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居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