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萧萧月入户":寒冷的风萧萧吹过,月亮照进门户,
"渺渺云飞水仙府":渺茫的云雾飞向水仙居住的府邸。
"仙人一去不知所":仙人离去后不知去了哪里,
"池馆荒凉似无主":池台馆舍一片荒凉,好像没有主人一般。
"江城岁晚路途阻":在江边的城市,年末时道路受阻,
"邂逅相看颜色古":偶然相逢,看到水仙的颜色古朴。
"环佩无声翠裳舞":环佩无声,翠绿的衣裳轻轻舞动,
"欲语不语情悽楚":水仙好像想要说话却又没有说出来,神情凄楚。
# 悽:一作凄。
"十二楼前问鹦鹉":在十二楼前询问鹦鹉,
"沧海桑田眯尘土":沧海桑田的变化都已被尘土掩埋。
"王孙不归望湘浦":王孙不归来,望着湘江之滨,
"芳草连天愁夜雨":芳草连天,夜晚的雨带来无尽的忧愁。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开篇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画面,寒风呼啸,月亮照进门户,渺茫的云雾飞向水仙居住的府邸。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神秘的氛围,为下文对水仙的描写奠定了基调,同时也引出了诗歌的主题——水仙。中间四句:“仙人一去不知所,池馆荒凉似无主。江城岁晚路途阻,邂逅相看颜色古。”这几句中,诗人感慨仙人离去后不知去向,池馆荒凉,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江城岁晚路途阻”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相逢的偶然性。“邂逅相看颜色古”,诗人偶然见到水仙,看到其颜色古朴,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后四句:“环佩无声翠裳舞,欲语不语情悽楚。十二楼前问鹦鹉,沧海桑田眯尘土。”对水仙的姿态神情进行了细腻的刻画。“环佩无声翠裳舞”描绘了水仙衣袂飘飘的优美姿态,“欲语不语情悽楚”则将其凄楚的神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二楼前问鹦鹉,沧海桑田眯尘土”,诗人向鹦鹉发问,感慨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的变化都被尘土掩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叹息。结尾两句:“王孙不归望湘浦,芳草连天愁夜雨。”以王孙不归、芳草连天、夜雨添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忧愁、哀怨的氛围。王孙不归来,望着湘江之滨,芳草连天,夜晚的雨更增添了几分忧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之情,使诗歌的余韵悠长。
下一篇:元·王冕《水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