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shī

朝代:元作者:元好问浏览量:3
yǐng
jiān
qiū
jìng
chán
shēng
dài
wǎn
liáng
bēi
cháng
liú
shuǐ
chuān
kuò
jìn
xié
yáng

译文

白鹭的身影与秋景的宁静融合,蝉鸣声带着傍晚的凉意传来。长长的陂塘里留存着积水,广阔的川野上洒满了斜阳。

逐句剖析

"鹭影兼秋静":白鹭的身影与秋景的宁静融合,

# 兼:两倍。这里作动词用,是加倍的意思。

"蝉声带晚凉":蝉鸣声带着傍晚的凉意传来。

"陂长留积水":长长的陂塘里留存着积水,

# 陂:山坡。

"川阔尽斜阳":广阔的川野上洒满了斜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居杂诗六首(其六)》是金代元好问组诗作品其中一首,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绝句。作品写于金元之际,诗词风格沉郁。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秋晚的画面,白鹭的身影融入宁静的秋景,蝉鸣声带来傍晚的丝丝凉意。长长的陂塘中蓄满积水,广阔的川野沐浴在斜阳之下。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居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眼前秋景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山居秋晚的画面,白鹭的身影融入宁静的秋景,蝉鸣声带来傍晚的丝丝凉意。长长的陂塘中蓄满积水,广阔的川野沐浴在斜阳之下。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居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眼前秋景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中“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勾勒出白鹭在秋景中静立的身影和蝉声在晚风中传来的画面,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却生动地呈现出秋日山居的宁静与凉爽。借景抒情:诗中描绘了秋鹭、晚蝉、积水、斜阳等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这些宁静、悠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享受之情。

3. 分段赏析

《山居杂诗六首(其六)》前两句:“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山居秋晚。鹭影与秋的宁静融为一体,展现出静态美;蝉声在傍晚传来,带来丝丝凉意,为画面增添动态与凉意,营造出宁静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后两句:“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视角转换,近处是长长的陂塘留着积水,远处广阔的川野被斜阳铺满。一近一远,描绘出空间的开阔,同时“积水”与“斜阳”相互映衬,构成色彩与光影交织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秋景的宁静与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乔吉《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下一篇:元·马钰《清心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