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在朝廷为官,
# 九重天:指皇宫。
"二十年":二十年,
"龙楼凤阁都曾见":那华丽的龙楼凤阁都曾见识过。
"绿水青山任自然":如今抛开官场,寄情于绿水青山,听任自然。
"旧时王谢堂前燕":就像旧时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
"再不复海棠庭院":再也不会回到那海棠盛开的庭院。
"叹寒儒":可叹那些贫寒的书生,
"谩读书":白白地读书。
# 谩:徒然,枉自。一作“慢”。
"读书须索题桥柱":读书就得像司马相如那样在桥柱上题字立志求仕。
# 题桥柱:西汉司马相如初赴长安,经过成都城北的升仙桥,在桥柱上题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题柱虽乘驷马车":就算题柱后能乘坐驷马车做了官,
# 驷马车:四匹马共驾一辕所拉的车,为古代贵官所乘坐。
"乘车谁买《长门赋》":又有谁会像陈皇后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那样赏识自己呢?
# 《长门赋》: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幽居长门宫,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所作《长门赋》。相传武帝读后受到感动,恢复了对陈皇后的宠幸。
"且看了长安回去":还不如看一眼长安就回去。
"路旁碑":路旁的石碑,
# 路旁碑:宣扬的是功名碑迹如浮云、不如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知谁":不知是纪念谁的,
"春苔绿满无人祭":青苔绿满,无人祭祀。
"毕卓生前酒一杯":毕卓生前只求一杯酒,
# 毕卓:晋人,整日饮酒。
"曹公身后坟三尺":曹操死后也不过三尺坟。
# 曹公:三国时魏主曹操。
"不如醉了还醉":人生如此,还不如醉了又醉。
"怨离别":怨恨离别,
"恨离别":憎恶离别,
"君知君恨君休惹":你知道这离别之恨就别再招惹。
"红日如奔过隙驹":红日如同在缝隙间飞奔而过的快马,
# 过隙驹:白驹过隙的典故。
"白头渐满杨花雪":头发渐渐白得像杨花似的落满雪。
# 杨花雪:如雪白般的杨花,此处用以形容头生白发。说明人生易老。
"一日一个渭城客舍":天天都像在渭城的客舍里送别。
# 渭城客舍:此句是说人生离别之多。
"孟襄阳":孟浩然,
"兴何狂":兴致多么狂放!
# 兴何狂:指孟浩然踏雪寻梅的事。
"冻骑驴灞陵桥上":在灞陵桥上骑着驴赏雪,
"便纵有些梅花入梦香":就算梦中有梅花的香气,
"到不如风雪销金帐":也不如在温暖的销金帐中,
# 销金帐:用销金装饰的罗帐,此处指宋陶谷事。
"慢慢的浅斟低唱":慢慢饮酒,轻声吟唱。
"笑陶家":笑那陶家,
"雪烹茶":在雪中烹茶。
"就鹅毛瑞雪初成腊":在鹅毛大雪刚下、腊月初成之时,
# 腊: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鹅毛:形容雪花大如鹅毛。
"见蝶翅寒梅正有花":看到蝶翅般的寒梅正开着花,
"怕羊羔美酒新添价":又怕羊羔美酒因此涨价,
"拖得人冷斋里闲话":只能在冷冷清清的书斋里闲聊。
"菊花开":菊花开的时候,
"正归来":我正好归来。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与虎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贵客相伴,
# 龙山客:晋时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随温登湖北江陵之龙山,风吹其帽落地,泰然不以为意。,鹤林友:镇江鹤林寺有杜鹃花,天下奇绝。五代时道士殷七七至此,时方重九,应镇帅周宝之请,作法花开,烂漫如春,人以为异。,虎溪僧:晋时高僧惠远住庐山东林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寺前有虎溪,送客例不过溪。一日,与诗人陶潜、道士陆静修共话,不觉过溪,虎大鸣,三人相视大笑而别。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就像杜甫、陶渊明、李白那样,
# 杜工部:唐大诗人杜甫。
"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肥蟹。
# 西湖蟹:杭州西湖所产之螃蟹,肥美异常。,东阳酒:即金华酒。,洞庭柑:江苏太湖洞庭山,产柑橘有名。
"哎":哎!
"楚三闾休怪":屈原啊,你可别怪我如此逍遥。
# 楚三闾: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浙江亭":在浙江亭,
"看潮生":观看潮水涨起,
"潮来潮去原无定":潮来潮去本无定数,
"惟有西山万古青":只有西山万古常青。
"子陵一钓多高兴":严子陵钓鱼是多么有兴致,
"闹中取静":在热闹中寻得宁静。
"酒杯深":酒杯斟得深,
# 酒杯深:把酒杯斟得很满。
"故人心":代表着朋友的情谊深,
"相逢且莫推辞饮":相逢时别推辞,尽情饮酒。
"君若歌时我慢斟":你若唱歌我就慢慢斟酒。
"屈原清死由他恁":屈原为清白而死,随他去吧。
# 恁:如此。
"醉和醒争甚":醉与醒又何必去争论呢?
"瘦形骸":身形消瘦,
"闷情怀":心情郁闷。
"丹枫醉倒秋山色":那经霜的枫叶把秋山都染醉了,
"黄菊雕残戏马台":黄菊凋残,戏马台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白衣盼杀东篱客":穿着白衣的人盼望着东篱的主人,
# 东篱客:似指隐居者。,白衣:布衣,未作官的知识分子。
"你莫不子猷访戴":你莫不是像王子猷那样去访戴安道?
"布衣中":在平民百姓中,
# 布衣:平民百姓,未得功名的人。
"问英雄":问谁是英雄,
"王图霸业成何用":那帝王的宏图霸业又有什么用呢!
# 王图霸业:成王的宏图,称霸的大业。
"禾黎高低六代宫":六朝宫殿旧址上长满了高低不齐的庄稼,
# 六代:即六朝,指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在今南京市建都。
"楸梧远近千官冢":千官的坟墓旁楸树和梧桐树远近错落。
# 楸梧:两种树木名,常植于墓地。
"一场恶梦":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恶梦。
"竞江山":为争夺江山,
"为长安":为占据长安,
"张良放火连云栈":张良烧了连云栈,
"韩信独登拜将坛":韩信独自登上拜将坛,
"霸王自刎乌江岸":而项羽在乌江岸边自刎,
"再谁分楚汉":如今还有谁去分辨楚汉呢。
"子房鞋":张良为老人拾鞋,
# 子房鞋:张良年轻时曾为一老人拾鞋,老人给张良一册兵书。张良后来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功成退隐,刘邦称作“三杰”之一。
"买臣柴":朱买臣砍柴为生,
# 买臣柴:汉会稽人朱买臣,初时家贫如洗,买柴为生,其妻因不能安贫而去。后来,朱买臣官至会稽太守。
"屠沽乞食为僚宰":出身低微的人也能成为高官。
"版筑躬耕有将才":从事版筑、躬耕的人也有大将之才。
"古人尚自把天时待":古人尚且等待时机,
"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我不如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混日子。
# 酩子里:暗暗地。
"莫独狂":别独自张狂,
# 独狂:一味地骄狂,刚愎自用。
"祸难防":祸难难以防范。
"寻思乐毅非良将":想想乐毅也并非良将,
"直待齐邦扫地亡":一直等到齐国几乎灭亡,
"火牛一战几乎丧":田单火牛阵一战,乐毅几乎丧了命。
"赶人休赶上":逼人不要逼得太过分。
# 休赶上:不要穷追不舍,逼人太甚。
"立峰恋":站在峰峦之上,
"脱簪冠":脱下官帽。
# 簪冠:指官帽。
"夕阳倒影松阴乱":夕阳的倒影在松阴中凌乱,
"太液澄虚月影宽":太液池清澈虚空,月影宽阔,
"海风汗漫云霞断":海风吹来,云霞消散,
# 汗漫:浩瀚,漫无边际。
"醉眠时小童休唤":喝醉了就睡,小童别来唤醒我。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直接点明在官场多年,见识过宫廷的繁华。“绿水青山任自然”则表达出对官场的厌弃,向往自然的心境。“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用典,以燕子不再回到旧时富贵庭院,象征自己远离官场的决心,借景抒情,含蓄地传达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第二首中,“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中,“叹寒儒,谩读书”表达对贫寒书生读书求仕的感慨。“读书须索题桥柱”用司马相如题桥柱立志的典故,“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进一步指出即便做了官,也未必能得到赏识,体现出对仕途艰难的无奈,以问句增强情感的表达。第三首中,“路旁碑,不知谁,春苔绿满无人祭。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中,“路旁碑,不知谁,春苔绿满无人祭”描绘出碑无人祭的凄凉景象,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用毕卓好酒、曹操身后坟墓的典故,对比生前身后,突出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不如醉了还醉”直白地表明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第四首中,“怨离别,恨离别,君知君恨君休惹。红日如奔过隙驹,白头渐满杨花雪,一日一个渭城客舍”中,“怨离别,恨离别,君知君恨君休惹”直接抒发对离别的怨恨。“红日如奔过隙驹,白头渐满杨花雪”以比喻手法,写出时光飞逝,人易衰老。“一日一个渭城客舍”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强化离别之频繁与痛苦,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和离别的无奈。第五首中,“孟襄阳,兴何狂!冻骑驴灞陵桥上,便纵有些梅花入梦香,到不如风雪销金帐,慢慢的浅斟低唱”中,“孟襄阳,兴何狂!冻骑驴灞陵桥上”用孟浩然骑驴赏雪的典故,展现其狂放兴致。“便纵有些梅花入梦香,到不如风雪销金帐,慢慢的浅斟低唱”将理想的高雅情境与现实的舒适享乐对比,表达出对实际享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突出情感倾向。第六首中,“笑陶家,雪烹茶,就鹅毛瑞雪初成腊,见蝶翅寒梅正有花,怕羊羔美酒新添价,拖得人冷斋里闲话”中,“笑陶家,雪烹茶”对陶家雪中烹茶的行为发表感慨。“就鹅毛瑞雪初成腊,见蝶翅寒梅正有花”描绘雪景与梅花,营造氛围。“怕羊羔美酒新添价,拖得人冷斋里闲话”从高雅的雪景描写转到对生活琐事的调侃,以小见大,展现生活的平淡与无奈,语言诙谐。第七首中,“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中,“菊花开,正归来”营造出闲适的氛围。“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用多个典故,表明自己与古代贤士为伴,追求高雅志趣。“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列举美食,展现生活的惬意。“哎!楚三闾休怪”以幽默的口吻,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屈原的高洁形成反差,增添趣味性。第八首中,“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中,“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描写潮水涨落不定,象征人生的无常。“惟有西山万古青”以西山的永恒与潮水的无常对比。“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用严子陵钓鱼的典故,表达在喧闹世事中追求宁静的心境,借景与典表情达意。第九首中,“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中,“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强调朋友情谊,劝人饮酒。“君若歌时我慢斟”描绘饮酒时的情景。“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用屈原的典故,表达对清醒与沉醉的看法,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体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反问加强语气。第十首中,“瘦形骸,闷情怀,丹枫醉倒秋山色,黄菊雕残戏马台,白衣盼杀东篱客,你莫不子猷访戴?”中,“瘦形骸,闷情怀”写出人物的憔悴与烦闷。“丹枫醉倒秋山色,黄菊雕残戏马台”描绘秋景的衰败,烘托心情。“白衣盼杀东篱客,你莫不子猷访戴?”用典,以“白衣”“东篱客”“子猷访戴”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期待和生活的寂寥,借景与典传情。第十一首中,“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黎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中,“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直接发出对英雄和霸业的质疑。“禾黎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描绘宫殿荒芜、坟墓遍布的景象,象征王朝兴衰。“一场恶梦”总结,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景衬情,强化情感。第十二首中,“竞江山,为长安,张良放火连云栈,韩信独登拜将坛,霸王自刎乌江岸,再谁分楚汉”中,“竞江山,为长安”点明争夺江山的主题。“张良放火连云栈,韩信独登拜将坛,霸王自刎乌江岸”列举楚汉相争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展现历史的风云变幻。“再谁分楚汉”以问句结尾,引发对历史结局的思考,用典叙事,表达对历史的感慨。第十三首中,“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古人尚自把天时待,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中,“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用张良、朱买臣等典故,说明出身低微者也能成就大业。“古人尚自把天时待,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表达出不如像古人那样等待时机,自己暂且糊涂度日的想法,借典抒情,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处世态度。第十四首中,“莫独狂,祸难防,寻思乐毅非良将,直待齐邦扫地亡,火牛一战几乎丧,赶人休赶上”中,“莫独狂,祸难防”提出劝诫。“寻思乐毅非良将,直待齐邦扫地亡,火牛一战几乎丧”用乐毅伐齐及田单火牛阵的典故,说明过度张狂可能带来灾祸。“赶人休赶上”进一步强调做事不要太过分,借典说理,表达对为人处世的思考。第十五首中,“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中,“立峰峦,脱簪冠”描绘摆脱官场束缚,置身自然的情景。“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醉眠时小童休唤”表达出沉醉于自然,不愿被打扰的心境,借景抒情,展现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上一篇:元·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