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碧玉琼瑶":雪是如此晶莹洁白,如美玉,
# 碧玉琼瑶:形容雪晶莹洁白。琼瑶:美玉,这里喻雪。
"点点扬花":如杨花,
# 点点扬花:指雪似杨花点点。以杨花喻雪。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片片鹅毛":如鹅毛。
# 片片鹅毛:指雪似鹅毛片片。形容雪片大如鹅毛。白居易《雪晚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访戴归来":怀想那雪中的古人,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王徽之,
# 访戴归来:王徽之尝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忽然想起住在剡中(今浙江嵊县)的戴安道,于是在夜雪初霁、月色清朗的夜里,乘小舟去看望他,过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晋书·王徽之传》及《世说新语·任诞》。
"寻梅懒去":有骑驴寻梅的孟浩然,
# 寻梅懒去:这是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
"独钓无聊":有独钓江雪的柳宗元。
# 独钓无聊:这是用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意。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试问,一个是饮着美酒、围炉取暖的官宦富贵人家,
# 羊羔:美酒名。
"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一个是在雪中骑驴走过野店溪桥的贫寒士人,
# 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指孟浩然一类骚人雅士的孤高洒脱行径。
"你自评跋":请你自己评论评论,
# 跋:一般指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此处指评价、评论。
"那个清高":哪一个算清高,
"那个粗豪":哪一个算粗豪?
元代散曲作家
薛昂夫(1267?~1350?),元代散曲作家。原名薛超吾,为其蒙古姓名,以第一字为姓,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随其父姓马,故又称马昂夫、马九皋,回鹘(今维吾尔族)人,定居隆兴(今属江西南昌)。早年师从刘辰翁,曾任江西行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等职,后以秘书监卿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曲,整体风格疏宕豪放,题材主要以咏史叹世、乐隐乐闲为主。其怀古与游赏之曲也富有特色,豪放中又见华美。现存散曲作品有小令65首,套数3篇,见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珠》等集中。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小令,也是一首咏物抒怀题材的作品。描绘了冬日雪景,运用典故和对比手法,展现不同人物在雪中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闲适、清高、粗豪等不同生活态度的思考,借雪景及相关场景写出了对人生哲学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用典:访戴归来:王徽之雪夜思念友人戴逵,乘船前往拜访,行至中途,兴尽而返,认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无需见到戴逵本人。寻梅懒去:孟浩然喜爱梅花,常冒雪寻访。这里说“懒去”,表现出一种对赏梅兴致的倦怠或慵懒闲适的心境。独钓无聊:柳宗元被贬后,在寒冬于江边独自垂钓,写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表现其孤独、遗世独立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起笔用精妙的比喻,将雪比作天仙洒下的碧玉琼瑶,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生动勾勒出雪的美妙姿态。随后连用三个典故,“访戴归来”借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传达出一种随性、洒脱的心境;“寻梅懒去”用孟浩然踏雪寻梅之事,表现出一种慵懒、闲适却又对高雅之事的向往;“独钓无聊”化用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诗意,体现出孤独、清冷之感。此三句通过典故,丰富了雪景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心境与情感。下片:“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饮羊羔红炉暖阁”刻画了在温暖华丽的阁中,享用美酒,享受温暖舒适的富贵生活;“冻骑驴野店溪桥”则展现了在寒冷中骑着驴,经过荒郊野店、溪桥的贫寒孤寂。最后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的问句,将两种场景摆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对不同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评判,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
4. 作品点评
这首小令是薛昂夫的词作。写景与用典巧妙融合,生动描绘雪景并营造出丰富的情感氛围,对比鲜明,通过展现两种生活场景,深刻探讨了不同生活态度的价值。语言简练形象,比喻、用典、对比等手法运用娴熟,使作品既有美感又具深度。既描绘出冬日雪景的生动画面,又引发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上一篇:元·张养浩《庆东原·鹤立花边玉》
下一篇:元·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