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风流":两种不同的风度标格,
# 风流:风度,标格。
"一家制作":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 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雪花全似梅花萼":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
# 萼:花萼。这里指的是花瓣。
"细看不是雪无香":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
# 细看不是雪无香:仔细一看,不是雪花,因为雪花没有香气。
"天风吹得香零落":风把香气吹得四散。
"虽是一般":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
# 一般:一样。
"惟高一着":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
# 着:等次。一作著。
"雪花不似梅花薄":雪花不像梅花薄。
# 薄:不厚重。一说为草木丛生之意;一说通“泊”,淡泊。
"梅花散彩向空山":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
# 散彩:放射出光彩。
"雪花随意穿帘幕":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 帘:窗帷。最后两句说: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元代词人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描绘了梅花与雪花的美好姿态,通过比较二者异同,体现了梅雪虽各有高低,却又各有所长,表达了对梅雪不同特质的赞美,以及对事物差异性的哲理思考。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通过梅雪意象寄托人格理想,上片以“两种风流,一家制作”将梅雪并置为自然杰作,暗喻高士与寒士的共性;下片借“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的对比,赋予梅花孤高出世的象征与雪花入世随性的品格,表达寒士虽境遇不同但精神境界不输高士的志趣。想象:“天风吹得香零落”以狂风摧香的奇崛想象,将雪花无香的客观事实转化为“香气被天风剥夺”的拟人化表达,暗喻社会现实对高洁人格的压抑衬托:以雪花衬托梅花,“雪花不似梅花薄”,借雪花的厚重突出梅花质地,展现梅花特质。借物喻人:以梅雪意象映射两类人格,上片将梅花比作“古代高士”,雪花喻为“守身如玉的寒士”,通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强调二者同源异质;下片借“梅花散彩向空山”喻高士孤傲出世,以“雪花随意穿帘幕”喻寒士入世随性,既展现二者精神境界的差异,又暗含作者对寒士坚守本心的认同。直抒胸臆:“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词人直接表明自己对梅花与雪花比较的看法,不隐晦、坦率地表达出在其眼中雪花比梅花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的观点,这种直抒胸臆使词人对二者的评判态度鲜明呈现,助力读者快速把握词作关于梅雪比较的核心观点。对比:词中将雪花与梅花进行对比,如“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从形态、香味等方面比较二者异同;“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从质地、所处环境展现不同,突出雪与梅各有特点。
3. 分段赏析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通过对比与拟人手法,将梅雪并置为自然杰作,以“风流”暗喻二者高洁品性,“一家制作”强调同源异质,奠定全词梅雪并举的基调,暗示寒士与高士虽境遇不同但精神相通。“雪花全似梅花萼”:运用比喻与视觉联想,以“萼”代指花瓣,刻画雪花形似梅花的特征,既铺垫后文对“香”的追问,又以形似反衬神异,为“天风吹香”的转折埋下伏笔。“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通过想象与拟人手法,将雪花无香的客观现象转化为“天风剥夺香气”的戏剧化表达,既暗喻社会现实对高洁人格的摧折(“天风”象征世俗压迫),又以“细看”的观察视角强化思辨性。“虽是一般,惟高一着”:以议论性语言点明主旨,通过“一般”与“高一着”的矛盾张力,揭示梅雪本质差异——梅花孤高如空谷幽兰,雪花随性似入世智者,体现词人对寒士生命韧性的肯定。“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运用对比与双关手法,“散彩”对应梅花绚烂却孤寂的出世姿态,“穿帘幕”以动态意象表现雪花的自由通透,其中“薄”字既指花瓣形态之轻,亦暗讽高士情感疏离,最终在空间与精神的对照中完成人格境界的升华。
4. 作品点评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梅雪之美。该词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梅花象征高士,雪花象征寒士,既不抑雪扬梅,也不扬雪抑梅,平等展现二者特质,表达词人对不同人生境界的独到认识。语言直白而见解深刻,情理相生。其价值在于突破对梅雪常见的褒贬模式,另辟蹊径探讨二者关系,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为咏物词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 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雪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惟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
不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学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
# 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
不详厦门大学教授黄拔荆《元明清词一百首》
上一篇:元·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下一篇:元·张养浩《山坡羊·北邙山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