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ài
ér
líng
·
·
yùn
huái
怀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2
xiě
jiù
yóu
huàn
xīn
chóu
xiāo
hán
jiǔ
xǐng
jiāng
shàng
lóu
huáng
tóu
bái
tīng
zhōu
yān
shuǐ
gòng
yōu
yōu
rén
zài
guó
chūn
qiū
làng
táo
jìn
qiān
fēng
liú
suí
yóu
cuì
liǔ
hàn
hóng
鸿
gōu
xiū
lái
wǎng
kuì
shā
ōu

译文

写昔日游览,换来了新的忧愁,江上酒楼中,玉箫声寒,从醉酒中醒来。黄鹤矶头,白鹭栖息的小洲,烟水茫茫,一片悠长。那些历史人物如今在哪里,七国争雄的春秋,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都被浪涛淘尽。隋堤上依旧是翠绿的柳树,汉家土地上依然有那鸿沟。算了吧!来来往往,真愧对那自由的沙鸥。

逐句剖析

"写旧游":写昔日游览,

"换新愁":换来了新的忧愁,

"玉箫寒酒醒江上楼":江上酒楼中,玉箫声寒,从醉酒中醒来。

"黄鹤矶头":黄鹤矶头,

# 黄鹤矶:又名黄鹄矶,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南齐书·州郡志》:“夏口城(今武昌)踞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

"白鹭汀洲":白鹭栖息的小洲,

# 白鹭汀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烟水共悠悠":烟水茫茫,一片悠长。

"人何在七国春秋":那些历史人物如今在哪里,七国争雄的春秋,

# 七国春秋:战国时齐、楚、韩、魏、燕、赵、秦七国的历史。言活动在这些历史舞台上的风流人物面在哪里去了。

"浪淘尽千古风流":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都被浪涛淘尽。

# 浪淘尽千古风流:此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意。

"隋堤犹翠柳":隋堤上依旧是翠绿的柳树,

# 隋堤: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渠筑堤,道皆种柳,世称“隋堤。”

"汉土自鸿沟":汉家土地上依然有那鸿沟。

# 鸿沟:古代的运河,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开封至淮阳东南入颍水。楚汉相争时,曾经划鸿沟为界。东面是楚,西面为汉。

"休":算了吧!

"来往愧沙鸥":来来往往,真愧对那自由的沙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寨儿令·次韵怀古》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散曲。该曲以“写旧游,换新愁”开篇,借江上景物怀古。上片描绘江上景色,营造出悠远氛围;下片从历史兴亡角度,感慨千古风流人物消逝,以隋堤柳、汉鸿沟等典故,表达对历史变迁的叹惋。写作上,善用借景抒情手法,将景物与怀古之情融合,时空开阔,情感古往今来无所不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散曲,也是一首怀古题材作品。借忆写旧游引出怀古新愁,描绘江上景物,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古往今来世事变迁的惆怅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写旧游,换新愁”直接点明主题,领起全篇,使怀古不受时空限制。“玉箫寒酒醒江上楼”描绘出词人独上江楼,酒醒后玉箫声寒的孤寂情景,自然引发愁绪。“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通过对黄鹤楼、白鹭洲以及茫茫烟水的描写,营造出幽远的意境,勾起词人怀古之情,为下片的感慨做铺垫。下片:“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以问句起笔,发出对历史人物的追问,感慨七国春秋时期的风流人物已被历史长河淘尽,尽显历史的沧桑感。“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借隋堤柳和楚汉鸿沟的典故,表明历史遗迹虽在,但曾经的风云人物已化为黄土,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感叹。最后“休,来往愧沙鸥”,将自由自在的沙鸥与自己因勾起新愁而烦恼相对比,表达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忧愁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下一篇:元·杨维桢《玉镜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