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如海一身藏":在茫茫人海中,我好似将自身隐匿起来。
"随例大家忙":只能像众人一样照例忙碌。
"东华软红尘土":身处东华门,这里满是繁华却又世俗的气息,
"俗损谢三郎":这世俗的环境真把我折磨坏了。
"兰若寺":有清幽的兰若寺,
"玉溪庄":秀美的玉溪庄。
"两茅堂":还有那两座简朴的茅堂。
"鸡豚乡社":乡村里社日有鸡豚相伴,
"鹅鸭比邻":邻里间鹅鸭相邻,
"好个嵩阳":好一派美好的嵩阳风光。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万人如海一身藏。随例大家忙。东华软红尘土,俗损谢三郎。”“万人如海一身藏”描绘出在茫茫人海、喧嚣官场中,自己渺小且试图隐藏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随例大家忙”进一步说明在官场中,自己也只能随波逐流,与众人一同忙碌,身不由己。“东华软红尘土”点明身处东华门的官场环境,“软红尘土”形象地写出官场的繁华却又充满世俗气息。“俗损谢三郎”则直接表达出这种世俗的官场生活对自己的损耗,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上片通过对官场生活状态的描写,叙事抒情,奠定了全词对官场不满的情感基调。下片:“兰若寺,玉溪庄。两茅堂。鸡豚乡社,鹅鸭比邻,好个嵩阳。”“兰若寺,玉溪庄。两茅堂”描绘出乡村中寺庙、山庄和简朴茅堂的宁静景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鸡豚乡社,鹅鸭比邻”则展现出乡村生活中邻里之间以鸡豚鹅鸭相伴,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体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闲适。最后“好个嵩阳”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嵩阳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下片通过对乡村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借景抒情,将词人对闲适乡村生活的憧憬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元·珠帘秀《正宫·醉西施》
下一篇:元·刘秉忠《南乡子·游子绕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