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旧风流":审视往昔的浪漫往事,
"近日来渐觉小蛮腰瘦":近日察觉纤腰日渐消瘦。
# 小蛮腰:小蛮,原是唐白居易的舞妓名。唐孟檠《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姬人樊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用小蛮腰指女子腰肢纤细柔软灵活。
"想当初万种恩情":回忆当初万般柔情,
"到如今反做了一场僝僽":如今却化作无尽愁绪。
# 僝僽:烦恼、忧愁。
"害得我柳眉颦秋波水溜":愁思使我眉间含颦、眼波含泪,
"泪滴春衫袖":泪湿衣袖,
"似桃花带雨胭脂透":宛若雨中桃花浸透胭脂。
"绿肥红瘦":暮春时节绿肥红瘦,
"正是愁时候":正是愁肠百结之时。
"【":【并头莲
"】":】
"风柔":微风轻柔,
"帘垂玉钩":帘幕低垂如玉钩。
"怕双双燕子":害怕成双的燕子,
"两两莺俦":依偎的莺鸟,
"对对时相守":唯恐它们成双成对。
"薄情在何处秦楼":旧日薄情郎人在何处秦楼?
"赢得旧病加新病":旧愁未消又添新愁,
"新愁拥旧愁":愁绪层层相叠。
"云山满目":极目远眺群山如云,
"羞上晚妆楼":羞于对镜梳妆,无心登上晚妆楼。
"【":【赛观音
"】":】
"花含笑":花儿含笑,
"柳带羞":柳枝含羞。
"舞场何处系离愁":往昔的舞池何处还能系住离愁?
"欲传尺素仗谁修":想寄书信谁可以托付?
# 尺素:小幅的绢、帛等丝织物,后指代书信,乐府诗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
"把相思一笔都勾":只能将相思一笔勾销。
"见凄凉芳草增上万千愁":望见凄凉芳草更添愁绪万千。
"休、":罢了、
"休":罢了,
"肠断湘江欲尽头":湘江之畔愁肠欲断,肝肠寸断。
"【":【玉芙蓉
"】":】
"寂寞几时休":寂寞何时是尽头,
"盼音书天际头":盼望音信却只见天际流云。
"加人病黄鸟枝头":黄莺啼鸣更添病中愁绪,
"助人愁渭城衰柳":渭城衰柳助长离别之痛。
"满眼春江都是泪":满目春江皆化泪海,
"也流不尽许多愁":却流不尽万般哀愁。
"若得归来后":若能与你重逢,
"同行共止":朝夕相伴,
"便是牡丹花下死":纵使在牡丹花下殉情而死,
"做鬼也风流":化作孤魂野鬼,此生亦无悔无憾。
"【":【余文
"】":】
"东风一夜轻寒透":东风一夜吹来轻寒透骨,
"报道桃花逐水流":桃花随水飘零。
"莫学东君不转头":莫要学那春神东君转身不回,徒留人间春色空逝。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曲,是写女子忧愁的作品。通过写女子的愁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所爱之人的痴情。
2. 分段赏析
首曲【醉西施】起笔于暮春之景:绿肥红瘦、春光将逝,空负韶华的怅惘中,相思离愁如潮涌来。女子追忆往日风流与旧情,却只见形容消瘦、双眉紧蹙、新愁叠旧愁,泪湿春衫。开篇便以“悔”字立骨——悔岁月空掷,悔深情错付,哀怨与追悔浸透字间。【并头莲】转写“乱”绪:春风虽软,女子却慵懒倦怠,连卷帘赏春的心力也无。“帘低垂”既是实景,更喻心门深锁——原是怕见帘外莺燕成双,更衬得自身形单影只。由“怕”生“怨”,怨郎君薄情,不知何处寻欢,乐而忘归。相思、猜疑、不安交织成网,直教人“因疑成病,因病生愁”,旧愁未消又添新愁。纵是良辰美景,亦如虚设;羞对晚妆楼,更显孤寂凄凉。【赛观音】写“念”之切:欲寄相思,山水阻隔,彩笺无门;欲诉衷肠,音书断绝。“休、休”二字,是叹音讯不通的无奈,亦是相思成煎的痛彻。末句“肠断湘江欲尽头”最是余韵悠长——将断肠之痛托于湘江无尽之水,以流水无穷喻愁思无涯,哀婉绵长,动人心魄。【玉芙蓉】转“盼”为喜:先盼书信,却见枝头黄鸟、渭城衰柳、满眼春江皆笼悲戚;再盼归期,若得情郎归来,过往怨怼皆可冰释,只愿“同行共止”,哪怕“在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此句直抒胸臆,将“盼”推向极致——你在,世界便有了色彩;你在,所有悔与疑都化作烟尘。【余文】终以“愿”收束:愿情郎莫学桃花轻薄、随波逐流,莫学春神东君、一去不返。末句“东风一夜轻寒透”呼应首曲暮春之景,将“愿”落于实处——盼有情人终成眷属,盼红颜不寂、深情不负。此愿不仅是女子个人心声,更道尽古代深闺女子对圆满爱情的共同期冀。
3. 作品点评
这首套曲以“绿肥红瘦”的暮春风物为引,将自然景物染就女子的千重离绪——绿叶繁密、红花渐稀的暮春之景,原是寻常自然之象,却因女子的相思浸润,浸透了深重的离愁别绪。诗人借景抒情,情致自然深沉;更将女子疑、思、盼交织的复杂心绪,于细腻描摹中层层铺展:或因春景触发对旧情的追悔,或因莺燕双飞暗生孤寂之乱,或因音书难寄深陷相思之念,或因盼归不得转而祈愿重逢……种种情致皆如抽丝剥茧,细腻入微又深刻动人,将深闺女子的心事写得婉转幽微、入木三分。
上一篇:元·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