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早春梅":鲜艳明亮的早春梅花,
"东南枝最早":属东南方向的枝头开得最早。
"持来玩未足":折来赏玩还没尽兴,
"花向手中老":花儿已在手中渐渐枯萎。
"芳香销掌握":芬芳的香气在手掌间消散,
# 掌握:手掌握持之中。
"怅望生怀抱":怅然失意的情绪涌上心头。
"岂无后开花":难道没有后来开放的花朵吗?
"念此先开好":只是格外怀念这最先绽放的一朵啊。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灼灼早春梅,东南枝最早”,开篇描绘早春梅花的景象。“灼灼”写出梅花绽放时鲜艳明丽的样子,“东南枝最早”点出这枝梅花在早春最先绽放的特点,既展现了梅花的生机与早发,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字里行间透着诗人对这早梅的关注与喜爱。“持来玩未足,花向手中老”,写诗人赏梅的过程与感受。诗人将梅花折来赏玩,还没尽兴,梅花却在手中渐渐凋零。“玩未足”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留恋,“手中老”则突出美好事物消逝之快,暗含一丝惋惜之情。“芳香销掌握,怅望生怀抱”,承接上文写梅花凋零后的情景。梅花的香气在手中渐渐消散,诗人心中生出怅然若失之感。“芳香销”与前文“灼灼”形成对比,以香气的逝去强化美好难留的感慨,“怅望”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怅惘。“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结尾抒发诗人的特殊情感。诗人明知之后还有其他梅花会绽放,却依然格外念及这最先开放的一朵。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对“先开”之梅的偏爱,既因它最先带来春的讯息,也因它的短暂易逝更让人珍视,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推向深处。
上一篇:唐·白居易《赠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