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君家饮":前天在你家小饮,
# 君:敬辞。称对方。
"昨日王家宴":昨天去王家赴宴。
"今日过我庐":今天经过我的房舍,
"三日三会面":我们三天三次见面。
"当歌聊自放":该歌唱时就自我放纵高声歌唱,
# 自放: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对酒交相劝":当喝酒时就相互劝说。
# 相劝:互相劝说。
"为我尽一杯":请你为我干一杯,
"与君发三愿":给你许下三心愿。
"一愿世清平":一愿天下太平安定,
"二愿身强健":二愿身体强壮康健。
"三愿临老头":三愿到了年老的时候,
# 临老头:临老之际。
"数与君相见":还能经常与你见面。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时间线为线索,简洁地勾勒出与友人近日频繁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人以饮酒为场景,通过“当歌”“对酒”“交相劝”等细节,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三愿”表达对未来的期盼:一是希望天下太平,二是希望自身健康长寿,三是希望老年时能与友人常相见。这三愿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也表达了对个人健康和友情长存的期盼。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毫无掩饰地抒发了对国家、个人和友情的期盼,使诗歌亲切感人。情景交融:“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诗人将相聚的场景(“当歌”“对酒”)与内心的情感(“三愿”)紧密结合,使情景交融,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第一联:“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诗人以时间顺序开篇,描绘了与友人梦得三天内频繁相聚的情景。前日在君家饮酒,昨日又在王家赴宴,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第二联:“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今日梦得又来到诗人的家中,三天内三次见面,进一步强调了相聚的频繁和友情的深厚。第三联:“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诗人描绘了相聚时的具体场景,通过歌唱和饮酒,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氛围。第四联:“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诗人以酒为媒,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三个愿望,为下文的祝愿做了铺垫。第五联:“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诗人的第一个愿望是世界和平,第二个愿望是身体健康。这两个愿望既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也表达了对个人健康的渴望。最后一联:“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诗人的第三个愿望是在老年时还能与友人多次相见。这一愿望不仅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暮年孤独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