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jiàn

朝代:唐作者:刘长卿浏览量:2
zhōu
xiāng
fǎng
访
zhì
tiān
wàn
zhuǎn
yún
shān
gèng
shē
sǎo
chái
mén
yíng
yuǎn
qīng
tái
huáng
mǎn
pín
jiā

译文

你乘着一叶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岭之间的迢迢水道上艰难地盘桓。我多么想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满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落满了在我的院落。

逐句剖析

"孤舟相访至天涯":你乘着一叶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看望我,

#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孤舟:孤独的船。

"万转云山路更赊":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岭之间的迢迢水道上艰难地盘桓。

# 赊:遥远。,云山:高耸入云之山。

"欲扫柴门迎远客":我多么想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 远客:远方的来客。,柴门:原指用荆条编织的门,代指贫寒之家;陋室。这里借指作者所住的茅屋。

"青苔黄叶满贫家":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满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落满了在我的院落。

# 贫家:穷人家。谦称自己的家。,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青苔:苔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李穆见寄》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为酬答女婿李穆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化用李穆原诗意境,以“孤舟”“天涯”等意象,既写女婿逆流探访之艰,又寄诗人殷切体恤之情。后两句“扫柴门迎客”与“青苔满贫家”的对照,既见迎客之喜,又露家贫之歉,真情流露。结句以景结情,于萧索中愈显情谊深厚。全诗既生动展现了诗人待客的欣喜之情,又通过“家贫”二字的自我剖白,坦诚流露出因生活清贫无法盛宴款待远客的内疚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酬李穆见寄》是刘长卿为酬答女婿李穆而作。李穆颇具清才,曾作《寄妻父刘长卿》一诗,描绘了从桐庐出发,经漫长水路,在云山之间艰难逆水行舟,前往新安看望刘长卿的情景。刘长卿收到此诗后,感慨之余,写下此和诗回应,以表对女婿情谊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酬和诗。通过描绘女婿李穆孤舟远访的艰辛旅程,抒发了诗人对亲人到来的殷切期盼与贫居迎客的歉疚之情。

2. 写作手法

以景结情:末句以“青苔黄叶”的萧瑟画面收束,将迎客的欣喜、贫居的歉疚等复杂情感融入景中,含蓄深远。倒装:“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这两句为倒装句,正常逻辑应为“青苔黄叶满贫家”(因),才“欲扫柴门迎远客”(果)。诗人故意颠倒因果,将“扫柴门”的动作前置,突出主人迎客的急切心情,再以“满贫家”的萧瑟景象收尾,形成情感上的跌宕。

3. 分段赏析

首句“孤舟相访至天涯”生动展现了李穆从桐江逆流而上前往新安的艰辛旅程。“孤舟”二字既实写江行工具的简陋,又暗含孤寂凄楚的情感色彩;“至天涯”则强调路途之遥,其中“至”字的使用尤为精妙——不同于“自天涯”的客观陈述,诗人特意选用“至”字,通过行者的视角传递出对爱婿长途跋涉的深切体恤,未言期盼而期盼之情自现。这一行程的艰险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上:新安江流域山势环绕、水道迂回,尤其是桐江至新安江段因上下游落差显著,形成众多险滩。第二句“万转云山路更赊”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舟行江上的真实体验。诗人通过“万转”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江流曲折、山势盘旋的景况,每一个转弯都让旅人产生即将抵达的错觉,而“路更赊”三字却道出了前路依然漫长的现实,这种心理落差正是长途跋涉者的切身体会。刘长卿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不着痕迹地将对方诗意融入自己的作品。第三句“欲扫柴门迎远客”,令人自然联想到杜甫《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境,二者都通过打扫门庭的细节,生动传达出主人对贵客临门的欣喜之情。末句“青苔黄叶满贫家”更是神来之笔,以景语作结,意蕴深远:既以“青苔黄叶”的荒凉景象暗示平日门庭冷落,反衬出今日客至的珍贵喜悦;又暗含杜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谦逊之意,在自道清贫中更显待客之诚。这种含蓄蕴藉的表达,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绪刻画得真挚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刘长卿此诗妙在将笔锋止于客人将至未至之际,通过倒装句式的匠心运用,使全诗在“青苔黄叶满贫家”的景语中戛然而止。这种艺术处理既造成句式的新奇感,又以景寓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充分展现了诗人善用短小篇幅营造深远意境的卓越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长卿七言云:“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魏野、林逋不能及也。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平淡中有深味。末句幽极,即蓬蒿蒲径之意。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首句吉李穆相访,孤舟远来。二句承首句,亦答穆诗“处处云山无尽时”句。三句言盼穆之来。故欲扫门以迎远客之至,此正见第三句宛转变化王夫,四句“青苔黄叶”与上“扫”字应。此正见第四句如顺流之舟也。

唐皎然《诗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端《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下一篇:唐·李商隐《可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