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ún

朝代:宋作者:韩世忠浏览量:1
máng
xié
xíng
zhàng
shì
shēng
lǎo
bìn
jīn
nián
wán
huá
wèi
ài
yún
sōng
guì
hǎo
gèng
kàn
dān
huā

译文

身着草鞋、手持竹杖,这便是我平生的生活模样,如今两鬓斑白,却更爱沉醉于观赏这世间的美好风光。只因偏爱云居此处的松柏林,它们长得如此挺拔美好,便觉得无需再去观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了。

逐句剖析

"芒鞋行杖是生涯":身着草鞋、手持竹杖,这便是我平生的生活模样,

"老鬓今年玩物华":如今两鬓斑白,却更爱沉醉于观赏这世间的美好风光。

"为爱云居松桧好":只因偏爱云居此处的松柏林,它们长得如此挺拔美好,

"不须更看牡丹花":便觉得无需再去观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云居壁》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晚年创作的七言绝句。作为“中兴四将”之一,他晚年辞官后寄情山水、潜心佛道,此诗以“芒鞋行杖”勾勒出闲云野鹤的生活图景,借“云居松桧”与“牡丹花”的对比,凸显对清雅风骨的偏爱,暗含淡泊名利的心境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全诗收录于清代释明伦编撰的《云居圣水寺志》卷三,其行草书原作于2024年书画展中展出,以笔墨形式进一步传递出诗中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名将

韩世忠(1089~1151),南宋名将。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祖籍延安(今属陕西),一说绥德(今属陕西)。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以偏将镇压方腊起义,又击溃平定了李复等游寇数万。宋金战争起,在河北抗金后随高宗南下。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他参与讨伐,擒刘正彦,因功授御营左军都统制。绍兴四年在大仪大破金和伪齐联军,被当时的人称为“中兴第一功”。秦桧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对。后岳飞被冤入狱,他当面责问秦桧。所言不被采纳,于是自请解职。绍兴议和后,他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绍兴二十一年病逝,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韩世忠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其作品多为晚年之作,豪气十足,诗词4首存世,分别为《临江仙》《南乡子》《题云居壁》《奉诏讨范汝为过宁德西陂访阮大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题云居壁》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晚年创作的七言绝句。韩世忠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晚年辞官归隐后闭门谢客,潜心研习佛道思想,创作了《题云居壁》等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闲适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以芒鞋竹杖为伴的隐逸生涯,虽已年老鬓衰,却仍钟情于云居之地的松桧美景,直言无需再赏富贵艳丽的牡丹花。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与自然景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摒弃荣华、崇尚自然的淡泊心境,以及对宁静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人生志趣。

2. 写作手法

对比:“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两句,以“松桧”与“牡丹”形成对比。“松桧”意味着坚韧高洁,“牡丹”则代表世俗富贵,诗人通过“好”与“不须看”的态度对比,凸显对淡泊品格的坚守与对荣华富贵的疏离,以物象对比传达价值取向的差异。象征:“为爱云居松桧好”中,“松桧”象征坚韧高洁。松桧经冬不凋,此处以其特性喻指坚贞品格,凸显诗人对高洁操守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首句“芒鞋行杖是生涯”用草鞋竹杖的简素形象,直写归隐后远离官场的日常状态,“芒鞋行杖”的装束与“生涯”的搭配,暗含对物质浮华的摒弃。次句“老鬓今年玩物华”以“老鬓”自况年岁,却以“玩”字透出沉醉自然的悠然,将衰老与赏景的乐情形成反差,见出对生命意趣的执着。后两句“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以鲜明对比传情—“云居松桧”取其耐寒常青的特质,象征高洁坚贞的品格,而“牡丹花”则以世俗公认的富贵意象作比,“不须更看”的决绝取舍,既点明对云居松桧的偏爱,更暗含对官场荣华的彻底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韩世忠《奉诏讨范汝为过宁德西陂访阮大成》

下一篇:宋·卫宗武《二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