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伐月支":前年出征月支,
# 月支:一作“月氏”。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在吐火罗境内阿缓城置。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约公元8世纪中叶因大食国势力东进而废弃。,伐:一作戍。指出征。
"城上没全师":在城下全军覆没。
# 没全师:全军覆没。没,阵亡。,上:一作下。
"蕃汉断消息":蕃汉之间消息已完全断绝,
# 蕃汉:吐蕃和唐朝。
"死生长别离":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
# 死生:死人(故人)和活人(自己)。
"无人收废帐":战场上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
# 废帐:战后废弃的营帐。
"归马识残旗":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
# 残旗:残留的军旗。,归马:指逃归的战马。
"欲祭疑君在":想祭奠你又怀疑你还活着,
"天涯哭此时":此时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流涕。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通过悼念在唐蕃战争中生死不明的故友,抒发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悲愤、对逝去战友的深切哀思,以及家国沦丧的沉痛忧思。
2. 写作手法
想象:“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这两句通过虚构战后的惨烈场景,以“废帐”“残旗”“归马”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全军覆没后战场荒凉的画面。诗人并未亲临战场,而是凭借想象构建出无人收拾的废弃营帐、仅存战马辨认残旗的细节,从而强化战争的残酷与悲怆氛围,为尾联的哀悼之情铺垫。
3. 分段赏析
首联“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以冷峻的史笔勾勒出唐军全军覆没的时间和地点。“前年”二字点出战役已过去两年,诗人迟迟未提笔,实因苦候友人确切消息。此战唐军全军覆没,而友人音讯全无,生死难料,诗人不忍轻率下笔。这种患难与共的牵挂,正是至交间最真挚的情感写照。然而漫长的等待始终未能换来故人音信。颔联“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道出了诗人与友人彻底失联的残酷现实。边关战乱导致音讯完全断绝,两年间杳无音信。无论友人是战死沙场,还是不幸被俘,都意味着此生再难相见。若已牺牲,自是永诀;即便幸存,也终身为异族奴役,再无归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刻骨铭心的悲痛与绝望。颈联“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诗人通过想象勾勒出战后的凄凉景象。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全军覆没后的惨烈场景:唐军营帐散落荒野,无人收拾,在风雨中渐渐破败;唯有幸存的战马,还能辨认出残破的军旗,独自逃回营地。人尽战殁,仅余战马归营,这一强烈对比更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无情,读来令人扼腕叹息。尾联“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煎熬。他既想为友人设祭悼念,又抱着一线希望期盼其生还。这种两难处境令人痛苦:若友人尚在人世,贸然祭奠实为不敬;若确已牺牲,不祭奠又于心有愧。在无法确认生死的绝望中,诗人只能遥望远方,以痛哭宣泄内心的悲恸。这一联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将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情感真挚动人,结构层次分明:从“伐月支”写到“没全师”,由“断消息”引出“死生”不明,再由生死难料转为“欲祭”不忍,最终以悲恸大哭作结,层层递进,感人至深。诗人刻意选用过往事件进行追悼,更强化了全诗的悲剧色彩。正因为是“前年”的往事,才使“断消息”的痛楚、“疑君在”的幻想显得格外凄婉动人。诗中“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的想象,生动再现了战后的惨淡景象。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稍显直白,欠缺含蓄之美——前四句近乎平铺直叙,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精简后移入诗题,腾出更多空间来深化抒情,艺术效果当更佳。
# 《忆陷蕃故人》“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诚堪鸣咽。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张文昌《没蕃故人》诗云:“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语平淡而意沉痛,可与李华“其存其没”数语并驾。陈陶“无定河边”二语,紧于李、张,而味似少减。此等难于言说,悟者自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
# 结意深惨。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纪昀:第四句即出句之意,未免敷衍。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 只就丧师事一气叙下,至哭故人处但用尾末一点,无限悲怆。水部极沉着,诗便不让少陵。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 诗为吊绝寒英灵而作。苍凉沉痛。一篇哀诔文也。前四句言城下防胡。故人战殁,虽确耗无闻,而传言已覆全师,恐成长别。五六言列沙场之废帐,寂无行人,恋落日之残旗,但馀归马,写出次句覆军惨状。末句言欲招楚醑之魂,而未见崤函之骨,犹存九死一生之想,迨终成绝望。莽莽天涯,但有一恸,此诗可谓一死一生,乃是交情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
上一篇: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下一篇:唐·虞世南《咏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