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

朝代:唐作者:张乔浏览量:2
xiān
qiū
chán
bēi
cháng
shì
xíng
shí
céng
gǎn
nián
zhě
yòu
míng
chù
zhī
tīng
cán
yùn
zài
huí
wàng
jiù
shēng
chí
duàn
shuí
jiā
shù
liáng
fēng
sòng
bié

译文

初秋时节,蝉声中透着悲伤,而此时我也总是在异乡漂泊。还记得去年就曾被这蝉声触动,如今它又在何处的枝头鸣叫呢。细细聆听,还能听到那残留的蝉韵,回头望去,那旧日的蝉声已渐渐远去。断断续续的蝉声从谁家的树上传来,凉爽的秋风仿佛也在送别,带来了离别的愁绪。

逐句剖析

"先秋蝉一悲":初秋时节,蝉声中透着悲伤,

"长是客行时":而此时我也总是在异乡漂泊。

"曾感去年者":还记得去年就曾被这蝉声触动,

"又鸣何处枝":如今它又在何处的枝头鸣叫呢。

"细听残韵在":细细聆听,还能听到那残留的蝉韵,

"回望旧声迟":回头望去,那旧日的蝉声已渐渐远去。

"断续谁家树":断断续续的蝉声从谁家的树上传来,

"凉风送别离":凉爽的秋风仿佛也在送别,带来了离别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蝉》是唐代张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主题围绕秋蝉的鸣叫,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与时光流逝之感。首联点明在秋天到来前蝉鸣引发客愁;颔联写去年已被蝉鸣触动,如今不知蝉鸣于何处枝头,感慨时光流转;颈联细听蝉声残韵,回望旧声,流露出不舍;尾联写断续的蝉声从谁家树上飘来,在凉风中似在送别。运用了借景抒情(借蝉鸣抒客愁)、听觉描写(“细听残韵在”)等写作手法。此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借秋蝉意象营造出浓郁的羁旅氛围,体现了唐代五言律诗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张乔(?~?),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安徽贵池)人。他曾隐居九华山苦学,与许棠、张蠙、周繇并称“九华四俊”,与许棠、郑谷等东南才子并称“咸通十哲”。其作诗好苦吟,追求格律工整,擅作景语,韵律和谐,字句工丽。诗歌风格多样,既有瘦寒孤冷之美,又有悲怆奇崛的意境。代表作品有《华山》《越中赠别》《秋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秋天尚未真正到来,蝉声已带悲意,而此时又恰是诗人客居在外之时,将秋蝉的悲啼与客愁紧密相连,奠定全诗基调。颔联“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诗人由当下的蝉鸣联想到去年同样被蝉鸣触动,如今却不知蝉在何处枝头鸣叫,通过时间的对比,突出时光的流逝与漂泊之感,增强了愁绪的表达。颈联“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诗人仔细聆听,仍能听到蝉声的残韵,回望过去,旧声渐远,“迟”字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与不舍表现得细腻入微。尾联“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蝉声断断续续从不知谁家的树上传来,凉风中仿佛带着离别的意味,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离别的愁绪,使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

下一篇: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