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溪带浅山":一条清溪环绕着低矮的山峦,
"幽居终日卧林间":幽居的我终日闲卧在林间。
"丹经在昔曾亲授":往昔曾亲授炼丹秘诀,
"死籍从今或可删":如今或许能从死亡簿上除名。
"人笑拙疏安淡泊":世人笑我愚笨安于淡泊,
"天教强健享清闲":上天却赐我强健享受清闲。
"秋来渐有佳风月":秋来渐有美好的风月,
"拟与飞仙日往还":打算与飞仙每日往来相伴。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一曲清溪带浅山”以清幽环境烘托隐逸之乐,“卧林间”的闲适姿态暗含对世俗喧嚣的疏离。象征:“丹经在昔曾亲授,死籍从今或可删”中,“丹经”代指道家养生术,“死籍可删”暗用道教“除死籍”典故,象征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亦隐含对现实的超脱。对比:“人笑拙疏安淡泊,天教强健享清闲”中,“人笑拙疏”与“天教强健”形成世俗眼光与自我认知的反差,“安淡泊”与“享清闲”则以自嘲口吻消解人生失意。直抒胸臆:“拟与飞仙日往还”直接表达与仙人交游的理想,将隐逸情怀升华为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
2. 分段赏析
首联“一曲清溪带浅山,幽居终日卧林间”以白描手法勾勒隐居环境:清溪绕山,诗人终日闲卧,“卧”字既写姿态,又暗含对世事的倦怠。颔联“丹经在昔曾亲授,死籍从今或可删”陡然转向生命哲思,“丹经”与“死籍”的道教意象,既体现陆游晚年对养生的关注,又以“或可删”的不确定性,暗示对生命有限性的无奈接受。颈联“人笑拙疏安淡泊,天教强健享清闲”以世俗评判与自我认知的冲突展开:“人笑”凸显诗人与世俗的隔阂,“天教”则将困境转化为馈赠,“强健”与“清闲”的结合,展现其逆境中的豁达。尾联“秋来渐有佳风月,拟与飞仙日往还”以浪漫想象收束,“佳风月”呼应开篇的自然之美,“飞仙”则象征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暗含对收复失地理想破灭后的心灵突围。全诗通过“自然—养生—哲思—超脱”的脉络,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困境交织。陆游以“幽居”为题,实则书写一位爱国诗人在壮志难酬后,通过亲近自然与追求精神自由实现的生命救赎。
上一篇:宋·邵雍《梅花诗》
下一篇:宋·刘子翚《潭溪十咏·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