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天门万古开":万古以来,天门浩荡敞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见证多少人匆匆归去又重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大好山河看似依旧,却已不再完整无缺,
# 非完璧:本指玉碎不完,这里指南宋偏安,未能统一祖国。
"不信黄金是祸胎":谁能想到黄金竟成灾祸的根源。
# 黄金是祸胎:借金字喻金人侵略宋国,金人曾灭北宋王朝。
"湖山一梦事全非":临安的湖光山色恍如一场幻梦,如今世事全非;
# 湖山一梦:指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君臣经常在西湖上享乐游玩。
"再见云龙向北飞":只见“云龙”向北飞去,再无踪迹。
# 云龙向北飞:元兵侵入临安,宋恭宗被俘押往北方。
"三百年来终一日":三百余年的王朝基业,终在一日之间崩塌,
# 终一日:指宋朝三百年江山,在赵昺手中终结。赵昺的昺带一日字。
"长天碧水叹弥弥":唯有长天碧水,空自叹息浩渺无边。
# 长天碧水:赵昺投海而亡。
"天地相乘数一原":天地运行,数起于一,循环往复;
# 天地相乘数一原:天地之数终于十,用以暗喻元代有十位君主。
"忽逢甲子又兴元":甲子之年,新朝(元)忽然兴起。
# 忽逢甲子又兴元:忽指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由他而兴建。
"年华二八乾坤改":八十八年光阴流转,乾坤改换,
# 年华二八:指八十八年,元朝建立于1271年,灭于1368年,应为九十八年。
"看尽残花总不言":眼看繁花凋零,却无人道尽其中沧桑。
# 不言: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残花:将谢的花; 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
"毕竟英雄起布衣":终究有英雄从平民中崛起,
# 布衣:指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
"朱门不是旧皇畿":朱色宫门的都城,已不再是旧日的帝王之乡。
# 朱门:指朱元璋所建王朝京城之门。
"飞来燕子寻常事":燕子飞来原是寻常之事(却掀翻朝堂),
# 燕子:指燕王朱棣夺权,自立为帝的事件。
"开到李花春已非":待到李花盛开,春天早已换了模样。
# 李花:喻李自成。此句是说明王朝将要灭在李自成手中
"胡儿骑马走长安":满清胡骑踏入中原,统治长安(代指北京),
# 胡儿骑马走长安:胡儿喻清兵。这句话是说清兵进关建立清朝。
"开辟中原海境宽":海禁大开,洋人通商之势蔓延。
# 开辟中原海境宽:指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进行侵略、商贸活动。
"洪水乍平洪水起":洪水(洪秀全)刚退,又有新洪(黎元洪)涌起,
# 洪水乍平洪水起:前一洪水指洪秀全,后一洪水指黎元洪。
"清光宜向汉中看":清朝的气运,终将在汉中(代指武昌)走向终结。
# 清光宜向汉中看:指武昌在辛亥年爆发的反清革命起义。
"漫天一白汉江秋":汉江之秋,漫天白霜笼罩,
# 漫天一白汉江秋:武昌起义,起义军戴白色饰物,各地响应。
"憔悴黄花总带愁":憔悴的黄花满是哀愁。
# 憔悴黄花总带愁:有说指黄兴;有人说是指炎黄子孙。
"古曜半升箕斗隐":吉星半升,凶星(箕斗)隐匿,
# 古曜半升箕斗隐:肖琴以为吉曜半升指日寇侵华,箕斗隐指中原君子如箕斗之晦。
"金乌起灭海山头":金乌(太阳)在海山之上,升起又熄灭。
# 金乌起灭海山头:此句喻日本侵略中国开始于山海关东三省,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未几,日本投降。
"云雾苍茫各一天":天下如云雾苍茫,割据一方,
"可怜西北起烽烟":可怜西北大地,战火纷飞。
"东来暴客西来盗":东边列强、西边盗贼纷至沓来,
"还有胡儿在眼前":外患依旧频现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残":世事如棋局,已到残局,
"共济和衷却大难":众人想同心协力却难比登天。
"豹死犹留皮一袭":即便豹死,仍留一张皮相,
"最佳秋色在长安":而最绚烂的秋色,终将在长安(代指北方或中心之地)展现。
"火龙蛰起燕门秋":北方(燕门)之秋,火龙惊醒而起,
"原璧应难赵氏收":失落的宝玉(山河)难以再被旧主(“赵氏”)收回。
"一院奇花春有主":庭院中奇花盛开,自有新主呵护,
"连宵风雨不须愁":纵有连夜风雨,也不必忧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几点梅花绽放,天地迎来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想从盛衰循环中,追问历史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天下终将迎来太平之日,
"四海为家孰主宾":四海之内皆为一家,又何必区分主客彼此。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全诗以隐晦含蓄的笔触,运用大量象征、隐喻的手法,将历史更迭、朝代兴衰藏匿于诗句之中。预言了邵雍身后中国历史的重大演变。
2. 分段赏析
第一章:预言北宋靖康事变:“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以天门大开起笔,喻指历史的宏大背景下,人物的来来去去,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山河虽好非完璧”,形象地指出北宋虽有美好的山河,但已非完整,预示着宋室偏安的局面。“不信黄金是祸胎”,点明金人因贪图财富而入侵,导致北宋的灾难,黄金成为引发祸乱的根源。第二章:预言南宋兴废事:“湖山一梦事全非”,隐喻南宋朝廷在临安的偏安生活如同梦境,如今一切都已改变,暗示南宋的衰败。“再见云龙向北飞”,可能指元兵入侵,掳走恭宗等,象征着南宋政权的更迭和衰落。“三百年来终一日”,或许是对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历史的一种总结,暗示着最终的灭亡。“长天碧水叹弥弥”,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景象,仿佛是对南宋灭亡的叹息。第三章:预言元朝史事:“天地相乘数一原”,可能暗示元朝的兴起有着一定的天数和规律。“忽逢甲子又兴元”,与元朝建立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节点或事件相关,也许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年华二八乾坤改“,“二八”可能代表着时间,意味着元朝历经一定时间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元朝国祚八十八年。“看尽残花总不言”,可能影射元顺帝时,宦官扑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导致元朝走向灭亡。第四章:预言明朝史事:“毕竟英雄起布衣”,明确指出朱元璋出身平民却成为皇帝,建立明朝。“朱门不是旧皇畿”,表示明朝建立后,都城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原来的旧地。“飞来燕子寻常事”,可能与燕王朱棣篡位有关,燕子象征着朱棣。“开到李花春已非”,暗示李自成作乱,明朝灭亡,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五章:预言清朝史事:“胡儿骑马走长安”,形象地描绘了清兵入关,满族入主中原的情景。“开辟中原海境宽”,指出清朝时期与外国通商,海境逐渐开放。“洪水乍平洪水起”,可能暗指清朝经历的一些动荡或起义事件,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黎元洪参与的辛亥革命等。“清光宜向汉中看”,可能暗示着清朝的命运与某个地区的局势有关,这里可能指辛亥八月武昌起义,是清朝灭亡的重要事件。第六章:“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描绘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景象,可能暗示着某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愁苦。“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这两句的含义较为隐晦,可能象征着一些政治局势的变化或新势力的崛起与衰落,有观点认为“吉曜”喻指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箕斗”喻指星星之火,“金乌”指日本最终投降失败,但这种解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第七章:“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形容局势的混乱和不明朗,西北地区出现战乱或动荡。“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可能暗指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各方势力纷争,局势动荡不安。第八章:“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将世事比作棋局,且已到初残的阶段,说明局势复杂,合作团结变得十分困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这两句的寓意较为隐晦,可能暗示着某种事物的残留或某个地区的重要性,也许与某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或地区的发展有关。第九章:“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可能暗示着某个特定的事件或时期,涉及到政权的归属或传承问题。“一院梨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也许表示新的局面或势力的形成,尽管会经历一些风雨,但最终会有新的主人来掌控局面。第十章:“数点梅花天地春”,象征着新的希望或转机即将到来,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寓意着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会有美好的事物出现。“欲将剥复问前因”,引发了对历史循环、兴衰变化原因的思考。“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表示世界上总会有和平的时期,而在四海一家的情况下,人们应该思考谁是主宰、谁是宾客,引发对世界格局和地位的思考,有一种对未来和平、和谐世界的展望。
# 宋邵康节其论本朝者云:“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此言世祖入关,定鼎燕京,后开海禁,与各国通商,有粤寇洪秀全之乱,而宣统辛亥八月十九日黎元洪起义武昌也。
清徐珂《清稗类钞·方伎类·梅花诗》
# “此书于国初由关东传至山西。原书八箱,五箱损于水,遂有无从检查之八字,即诉之此流失之数。但云传自康节,在宋以前即能测定满洲姓氏耶?如瓜尔佳氏、妞钴禄氏者,皆能算出,即可知其伪矣。”
清徐珂《清种类钞·方技类·以蠢子数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