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尊蘸翠":我举起玉杯倒映着满目翠色。
"短长亭送别":在长亭短亭间送别你,
"风恋晴袂":春风眷恋着你的衣袖不忍离去。
"腊树迎春":冬树颤抖着迎接春天,
"一路清寒":这一路清冷寒意,
"能消几日羁思":能消解几日游子漂泊的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寒霜毫不怜惜阳关的柳枝,
"悄莫系、":悄悄别去牵系、
"行人嘶骑":行人嘶鸣的马匹,
"对梅花、":我对着梅花、
"一笑分携":我笑着分别,
"胜约别来相寄":约定他日再寄书信重聚。
"人物仙蓬妙韵":你如仙鹤般风姿超逸,
"瑞鸾敛迅翼":鸾鸟收拢羽翼,
"聊憩香枳":暂且停歇在芳香的枳树上。
"见说使君":听说你作为贤使,
"好语先传":已把美言传遍四方,
"付与芙蓉清致":留下芙蓉般高洁的品行。
"客来欲问荆州事":若有人问起荆州战事,
"但细语、":你只需轻声细说、
"岳阳楼记":岳阳楼的故事。
"梦故人、":而我梦见你、
"剪烛西窗":挑灯夜谈,
"已隔洞庭烟水":醒来却只见洞庭湖烟波浩渺阻隔了归途。
南宋末爱国词人
邓剡(1232~1303),宋元词人。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历任宗正寺簿、秘书丞、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邓剡的诗文词在当时俱有名,文如《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等,多记宋末史事及忠烈之士,材料翔实,文笔精练,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词作如《念奴娇》《满江红》等,往往以悲壮之语,写国破家亡之痛,感慨深沉。代表作有《文天祥墓志铭》等。著有《中斋集》《东海集》《续宋书》等。
1. 分段赏析
“瑶尊蘸翠”句:以玉杯蘸取翠色,既暗含春日新绿之景,又以“蘸”字赋予静态酒器动态美感,将视觉与味觉通感交织,营造出清雅离别的氛围。翠色或指竹林,或喻友情纯净,为全词奠定文人雅趣基调。“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句:化用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典故,短长亭点明送别场景。“风恋晴袂”运用拟人手法,将离风与行人衣袖(袂)勾连,既写春风留连之态,又暗含行人不得不行的无奈,“恋”字强化了离别双方的情感羁绊。“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句:以腊树拟人化迎接新春,暗含时序更迭与羁旅漫长。“清寒”双关气候苦寒与内心孤寂,“能消几日”反问句式强化时空焦虑,将自然时序与心理感受交织,凸显漂泊者的时间焦灼。“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句:反用“折柳赠别”传统,霜华对阳关柳的“不惜”,暗示自然法则的无情。“悄莫系”劝诫柳枝勿系马缰,与“行人嘶骑”的躁动形成对照,以拟人化自然物的“冷眼”反衬人世离愁,在刚柔张力中深化羁旅悲凉。“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句:梅花象征高洁,以“一笑”化解离愁,突破传统送别词的悲戚范式。“胜约”指超越时空的约定,将眼前离别升华为精神共鸣,暗含对友情的信任,梅花意象兼具柔婉与刚劲,平衡了全词情感层次。“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句:以“仙蓬”喻友人超凡风骨,“瑞鸾敛翼”用鸾鸟栖止暗喻暂歇,呼应“聊憩”。“香枳”既实写休憩环境,又暗含君子德馨。全句通过祥瑞禽鸟与芳树的意象组合,塑造出高士形象,赋予离别以精神超越性。“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句:“使君”或指友人官职,亦隐含对其品德的赞誉。“芙蓉清致”化用《离骚》香草意象,以芙蓉的洁净喻人格高洁。“好语先传”暗含政治理想,将私人离别与士大夫精神追求相融,拓展了词境格局。“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句:荆州暗指南宋荆襄前线,岳阳楼记象征忧乐情怀。以“细语”劝诫友人关注国事,将历史典故与现实关切结合,表面写闲话,实含对友人济世精神的期许,在私人酬答中注入家国意识。“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句: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以“洞庭烟水”阻隔现实。梦境与现实的虚实对照中,“烟水”意象既实写洞庭地理阻隔,又虚指政治环境造成的心理距离,在时空错位中深化了故国之思与身世飘零之感。
上一篇:宋·邓剡《满江红·王母仙桃》
下一篇:宋·邓剡《简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