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寥寥今几年":凤凰离去已经有好些年了,
"至今人唤凤凰山":到如今人们仍然叫这座山为凤凰山。
"只愁有凤无人识":只是担心即便有凤凰出现却没有人能认识它,
"却指凡禽误世间":反而把普通的鸟儿错认成凤凰而在世间造成了错误。
南宋词人,“嘉熙四谏”之一
曹豳(1170~1249?),宋代词人。字西士,号东亩,瑞安(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初任安吉州教授,后调任重庆府司法参军,改任建昌知县。绍定六年升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外放浙西提举常平,转任浙东提点刑狱。召为左司谏。迁起居郎。后知福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谥文恭。曹豳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并称“嘉熙四谏”。其诗风格朴实粗犷、明畅,新颖别致。其词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作品有如《春暮》《西河·和王潜斋韵》。
1. 分段赏析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两句以时间开篇,道出凤凰离去已久的事实。“凤去寥寥今几年”,“寥寥”既指时间的漫长,又暗含凤凰离去后此地的冷清寂寥,用一个问句,引发读者对往昔凤凰栖息于此的遐想;“至今人唤凤凰山”,尽管凤凰早已离去,可山名依旧,人们仍习惯称其为凤凰山,此句在平淡的叙述中,展现出人们对曾经有凤栖息的记忆与延续,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伏笔。“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主旨。“只愁有凤无人识”,诗人担忧即便有凤凰出现,也无人能够辨识,将焦点从凤凰离去的过去,转移到当下可能存在的人才不被发现的困境,“愁”字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忧虑;“却指凡禽误世间”,进一步指出,不仅凤凰难被发现,反而人们容易将普通的禽鸟错认为凤凰,造成误解,这两句通过“凤”与“凡禽”的鲜明对比,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不识人才、错把庸才当贤才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埋没的惋惜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上一篇:宋·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其九》
下一篇:宋·曹豳《红窗迥·春闱期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