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初回":刚从幽深的梦境中醒来,
"重阴未开":层层阴云还没有散开,
"晓色吹成疏雨":清晨的天色仿佛被风轻轻吹成了稀疏的雨丝。
"竹槛气寒":竹制的栏杆透出阵阵寒意,
"蕙畹声摇":莼菜田里传来沙沙的摇动声,
# 蕙畹:种香花兰草的园圃。蕙:香草名。畹:面积单位,此处有畦之意。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玉逸注:“十二亩为畹。”《说文》以三十亩为畹。一作:莼畹。
"新绿暗通南浦":新绿的景色延伸到南浦。
# 南浦:本指南边水滨;又常用作送别之地,此处泛指别处通水口。浦,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
"未有人行":庭院中还没有人来往,
"才半启、":刚刚开启一半、
"回廊朱户":回廊上的红色门扉。
"无绪":心情烦闷没有头绪。
"空望极霓旌":徒然地望向天边如彩旗般的云霞,
# 霓旌:云旗。这里指女子乘坐的车子。原为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拖霓旌,靡云旗。”此处借指云霓。
"锦书难据":想要寄出书信却又难以实现。
"苔径追忆曾游":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回忆曾经游玩的地方,
"念谁伴、":想起曾经是谁陪伴自己、
"秋千彩绳芳柱":在彩绳芳柱的秋千旁嬉戏。
"犀奁黛卷":对着犀角妆奁卷起画眉的黛笔,
"凤枕云孤":独自躺在凤枕上形单影只,
"应也几番凝伫":应该也多次凝神伫立思念着我。
# 凝伫:凝立伫望。
"怎得伊来":怎样才能把那个人唤来,
# 伊:她。
"花雾绕、":让花雾萦绕,
"小堂深处":在小堂的深处。
"留住":然后将其留住。
"直到老、":相伴到老、
"不教归去":不让她离去。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介绍了上阕描绘了一幅幽梦初回、晓色疏雨、竹槛寒侵、莼畹声摇的清冷景象,词人独自行走在未启的回廊朱户前,望着远方却不见所思之人,心中烦闷,锦书难托;下阕追忆往昔与爱人同游的场景,睹物思人,想象爱人此刻也正孤独凝望,不禁期盼爱人归来,希望能留住她直到老去。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眷恋,以及独处时的孤寂、惆怅之情。
2. 写作手法
衬托:正衬,“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词人以“重阴未开”的阴沉天色与“疏雨”的凄清之景,衬托出梦醒后的孤寂心境。“幽梦初回”本应温馨,却被阴雨笼罩,暗示美好易逝,反衬出思念之深。寓情于景:“晓色吹成疏雨”“疏雨”既是晨景实写,又暗喻愁绪如细雨绵密不绝。“吹成”二字赋予雨动态感,仿佛愁思被风吹散又聚拢,将无形之情化为有形之景,情景交融。
3. 分段赏析
上片景物描写“上片着力描绘清晨天气由阴到雨、庭院冷落清寂的景象,以衬托主人公望不到伊人信息的孤凄、怅惘。‘新绿暗通南浦’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沉闷的背景上涂一抹亮色,起了调协作用。”上片以景衬情,通过“天气由阴到雨”“庭院冷落清寂”等意象,渲染出孤寂氛围。“新绿暗通南浦”一句尤见匠心,“新绿”点明初春时节,而“暗通”二字既暗示水路通幽,又以“暗”字呼应主人公内心的晦暗不明。此句在沉郁基调中注入一丝生机,形成情感张力。下片心理刻画“下片细致地描述主人徘徊幽径追思往事想像伊人怀念自己的种种心理活动,末几句痴想伊人到来后的温馨之境感情炽烈。”下片转入心理描写,通过“徘徊幽径”“追思往事”等动作,展现主人公的痴情。“痴想伊人到来后的温馨之境”一句,将虚幻想象与炽热情感结合,形成强烈对比。这种由现实孤寂到想象圆满的心理转折,深化了全词的抒情层次。
下一篇:宋·郭应祥《踏莎行·明月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