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guì
zhōu
yán
tóng
yòng
nán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cāng
cāng
sēn
guì
zài
xiāng
nán
jiāng
zuò
qīng
luó
dài
shān
zān
duō
shū
cuì
jiā
zhòng
huáng
gān
yuǎn
shèng
dēng
xiān
fēi
luán
jiǎ
cān

译文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那里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家家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都自己种植黄甘。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逐句剖析

"苍苍森八桂":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

# 八桂:神话传说,月宫中有八株桂树。桂州因产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别称。,森:高耸繁茂的样子。,苍苍:深绿色。

"兹地在湘南":此地就在湘南。

# 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湘,今湖南。,兹:此,这。

"江作青罗带":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

# 青罗带:青绿色的绸带。,江:指漓江。

"山如碧玉篸":那里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

# 碧玉篸:篸一作簪。碧玉簪:碧玉簪子。簪子,古人用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别在女子发髻的条状物。

"户多输翠羽":家家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

# 翠羽:指翡翠(水鸟)的羽毛。唐以来,翠羽是最珍贵的饰品。,输:缴纳赋税。

"家自种黄甘":都自己种植黄甘。

# 家自种黄甘:说桂林盛产柑橘,几乎家家种植。黄甘:桂林人叫做“黄皮果”,与《汉书·司马相如传》所称“黄甘橙楱”、颜师古注引郭璞曰“黄甘,桔属”者不是一物。

"远胜登仙去":远远胜过登仙而去,

"飞鸾不假骖":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 不假骖:不需要坐骑。不暇:没有空闲。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作动词用,驾的意思。,飞鸾:仙人所乘的神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是唐代韩愈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送别之作,首联点明友人严谟赴任地桂林在湘南,颔联以精妙之笔极写桂林山水之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颈联展现桂林独特风俗人情,尾联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赴桂州的艳羡与祝愿。写作上善用比喻、用典。首联切题,颔联写景工丽,颈联写风土人情,尾联表意含蓄。全诗将友情融入景物描写,清丽质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友人严谟获任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行政主官),以秘书监之职离京赴任。彼时,担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下此诗,以赠别严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桂林的地理位置、秀丽山水和迷人风俗人情,借对桂林美景与风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严谟赴桂州任职的祝愿与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桂林这一地方的神往之意。

2. 写作手法

比喻:“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把漓江比作青罗带,把山峰比作碧玉簪,形象地描绘出桂州山水的秀丽多姿,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用典:“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一句,巧用登仙典故。登仙典故原意是指人修炼得道,飞升成仙,常伴随着乘坐鸾鸟等神禽出行。在诗中,作者以桂州的美好远胜过登仙之境,友人前往桂州赴任,无需借助鸾鸟驾车(“飞鸾不假骖”),巧妙使用典故中登仙的美好与友人赴任桂州这一现实的联系,表达出对友人前往桂州任职的艳羡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暗示桂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胜地,友人此去将有美好的境遇。

3. 分段赏析

首联:巧妙关联桂林之名,因当地多桂树,诗人设想“苍苍森八桂”。八桂成林,这般描绘既贴切又新颖,生动彰显出南方这一胜地独有的魅力。“兹地在湘南”,看似仅在陈述桂林位于湘水之南的地理位置,实则暗蕴深意,那看似偏远之地,却有着令人心驰神往、引人遐思的魔力。随后,诗中分别描绘桂林山川与物产的美妙奇异。桂林的独特,首先体现于地貌。石灰岩层受水的溶蚀切割,造就众多石峰,它们形态万千,壮观奇特。漓江的水清澈透明,曲折蜿蜒。额联:“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精准地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特质,堪称千古名句。不过,也有近人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像郭沫若在《游阳朔舟中偶成》中写道“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日本吉川幸次郎的《泛舟漓江》也提到“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实际上,桂林的山峰虽各具姿态,但拔地而起、独立特行是其共性,正如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所描述:“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而漓江碧波澄澈、蜿蜒徐流,恰似仙子飘动的罗带。所以,这两句诗精准抓住了山水的形态特征。“桂林山水甲天下”,实则是秀丽冠绝天下,论及雄浑深沉,比不上川陕的华山、峨嵋。桂林山水更具柔美的女性特质,韩愈以“青罗带”“碧玉篸”这类女性服饰、首饰作比,可谓精妙。颈联:“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这两句诗,描写桂林独特的物产。自唐代起,翠鸟羽毛就是极为珍贵的饰品,其产地自然更具吸引力。再加上能天天品尝“黄甘”,难怪宦游之人会生出“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诗句分别以“户”“家”开头,是同义复词分开使用,意思是家家户户。这些对当地人来说稀松平常的物产,对来自京城的人而言却充满新鲜感。尾联:回归送别主题,点明严大夫前往桂林,即便不驾飞鸾,也“远胜登仙”。这是送别诗的题中应有之义,难得的是诗句营造出悠然情致,引人神思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应酬率笔,七句太俗。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迟《新安故关》

下一篇:唐·张祜《折杨柳枝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