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
·
chén
liǎng
biàn
bào

朝代:唐作者:方干浏览量:2
chén
liǎng
biàn
bào
gēng
lán
diāo
dǒu
shēng
xiǎo
lòu
gān
nuǎn
yìng
shān
tiáo
zhèng
dōng
fēng
shù
cán
hán
xuān
chē
shí
rén
jiān
gǎn
xiàn
suì
lái
kàn
cái
zhuó
dìng
nián
chǐ
齿
zuò
zhōng
wéi
xiào
bìn
máo
bān

译文

晨鸡啼了两遍,报晓夜色将尽,更鼓悄然无声,晨漏即将滴完。暖阳映照山峦,调和出盎然生机,东风吹入树林,舞动着残留寒意。若想知晓人间的新春感慨,新年一定要到京城来看看。刚饮下屠苏酒按长幼落座,座中唯有相视笑叹鬓角斑白。

逐句剖析

"晨鸡两遍报更阑":晨鸡啼了两遍,报晓夜色将尽,

# 阑:残尽。

"刁斗无声晓漏干":更鼓悄然无声,晨漏即将滴完。

# 刁斗:古代行军用具。

"暖日映山调正气":暖阳映照山峦,调和出盎然生机,

# 正气:和平中正之气。

"东风入树舞残寒":东风吹入树林,舞动着残留寒意。

"轩车欲识人间感":若想知晓人间的新春感慨,

# 轩车:泛指车。

"献岁须来帝里看":新年一定要到京城来看看。

# 帝里:犹帝都,京城。,献岁:一年之始。

"才酌屠苏定年齿":刚饮下屠苏酒按长幼落座,

# 年齿:年岁,年龄。,屠苏: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坐中惟笑鬓毛斑":座中唯有相视笑叹鬓角斑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元日》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岁首更新、节候变迁展开,虽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对年华渐老的慨叹,却无衰颓消沉之感,功名之念仍在字里行间隐约可寻。诗的开篇勾勒元日凌晨的时序更替,颔联描绘暖日映山、东风驱寒的景象,颈联写京城元日的人间气象,尾联则表达对年龄增长的自嘲与无奈,将新春的欢乐与人生的迟暮之感交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方干(809~886?),唐代诗人。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举进士不第,隐居于会稽镜湖。咸通至中和间,以诗著名江南,交游颇广。其诗多酬和之作,亦常抒写羁旅之思及闲适出世之想,还主张苦吟,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诗风近贾岛、姚合,气格清迥,意度闲远。在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工于律绝,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代表作品有《感怀》《鉴戒录》。有《玄英先生诗集》10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元日感怀题材。诗作围绕时序更替、节候变迁展开,虽透露出年齿渐增的感慨,却无衰颓消沉之态,字里行间隐含着对进取的期许。全诗在新春气象的描绘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 分段赏析

首联“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以“晨鸡报更”“刁斗无声”“晓漏滴乾”等细节勾勒破晓时分的寂静,通过时间意象的叠加,暗示旧岁已尽、新岁初临的时序更替,为全诗奠定了清晓迎新的时空基调。颔联“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暖日”“东风”以春日典型物象点题,“调正气”“舞残寒”赋予自然气候以拟人化动态——暖阳调和山川正气,东风舞动残余寒气,既细腻呈现初春阳气回升的物候特征,又暗含对新春生机的礼赞。颈联“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从自然景象转向社会视角,“轩车”代指车马人流,“帝里”指向京城,以“欲识人间感”的建议,引出新年时都城的热闹场景,含蓄透露出诗人对人间节庆氛围的关注与对世态人情的体悟。尾联“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聚焦元日饮屠苏酒的习俗,“定年齿”呼应岁序更新,而“笑鬓毛斑”则在节日欢聚中插入对年华流逝的自嘲——笑意中隐含怅惘,将个人衰老之感与新春贺岁的集体喜悦形成微妙对照,深化了时光易逝的生命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久别离》

下一篇:唐·孙元晏《陈·狎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