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汤汤":河水奔腾汹涌,
"公毋渡为":公子请不要渡河。
"妾言嗟未力":我的劝告如此无力,
"公渡竟不疑":你却执意渡河毫无迟疑。
"云昏风雨寒":天空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寒冷刺骨,
"波深蛟鳄饥":河中蛟龙鳄鱼正饥饿难耐。
"二十三弦悲得悲":二十三弦琴声悲切至极,
"黄鹄不双鸾独飞":黄鹄不再成双,鸾鸟独自飞翔。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分段赏析
“河水汤汤,公毋渡为”开篇以“汤汤”叠词摹写黄河奔涌之势,既实写自然景观之险恶,又暗喻命运无常的不可抗力。“毋渡为”三字语气急切,凸显女子劝阻的恳切与焦虑。此句以声效词强化听觉冲击,奠定全诗悲怆基调,与汉乐府《公无渡河》中“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的警示性呼告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妾言嗟未力,公渡竟不疑”转写劝阻无效的无奈。“嗟未力”三字包含三重意蕴:其一,叹息自身言语苍白无力;其二,暗指男子对劝诫的漠视;其三,暗示两人情感纽带的断裂。“竟不疑”直指男子渡河的决绝,与首联的恳切形成强烈反差。此联通过动作与心理的错位描写,展现女子从劝阻到绝望的情感转折。“云昏风雨寒,波深蛟鳄饥”以环境描写强化危机氛围。“云昏”与“风雨”构成视觉与触觉的复合意象,暗示时局动荡;“波深”与“蛟鳄”则具象化自然界的凶险。此联化用《楚辞·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的意境,将自然险境与人生险途相映射,暗含对南宋偏安政局的隐喻。“二十三弦悲复悲,黄鹄不双鸾独飞”以乐器和禽鸟作喻收束全篇。“二十三弦”指瑟,其音悲切暗合女子哀思;“黄鹄”“鸾鸟”本为比翼之鸟,今成“不双”“独飞”,象征爱情破裂与生命孤独。此联化用《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意象,却反其团圆之意而写离散之痛,情感更为强烈。
上一篇:宋·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