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è
qián
yùn
yóu
shēng
sūn
dǒu
lǎo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jīn
sàn
yōu
yōu
tán
guān
xīn
kuàng
wén
wàn
sūn
bào
sān
péng
lái
nán
zhuàng
tài
lín
kāi
shū
jiàn
miàn
wèi
yǐn
chūn
shēng
guān
shēn
qīng
yǒu
wàn
shì
jiā
chuán
mèng
shū
xiàng
jīng
fán
làn
làn
kāi
yǎn
diàn
qiāo
qiāo
zhì
tóu
dàn
lìng
qiáng
jīn
gēng
yǎn
wén
zhāng
duān
jiě
hào
zhǐ
zhú
jūn
guī
dìng
jiǔ
shú
cháng
liú
chē
shū
yào
shǐ
使
jiǔ
dān
piáo
yǒu
nèi
xuān
miǎn
liú
zhǔ
rén
yán
shì
qióng
zǎo
móu
èr
qǐng
tián
dài
zhōu

译文

今日驱散内心的幽隐忧愁,拂拭官帽准备庆贺,恰逢刚刚沐浴。何况听闻远在万里之外的你,已传来孙儿诞生三日洗浴的喜讯。你家接连迎来四个男孩,如同《易经》中“大壮”“泰”“临”“复”卦象般吉祥。打开书信,欢喜书信传递的喜讯,还未饮酒,心中已满是春日般的欢悦。没有官职一身轻松,如今又添孙辈便万事知足。全家传递吉祥的梦兆,孙儿奇特的相貌让常人目光惊异。明亮如电的眼睛闪闪发亮,高高隆起的头骨似玉般奇特。只愿孙儿强健筋骨,将来能耕种肥沃土地,自食其力。不必刻意追求文辞华丽,那只会白白耗费纸竹,徒增烦扰。你究竟何日归乡,我的计划早已成熟。长久留存满车书籍,要让九个孙儿诵读。安于箪食瓢饮的内心之乐,对高官厚禄的车服不看一眼。人们说这孩子很像我,他的穷困或显达已可预见。趁早谋划置办二顷良田,莫等我做到八州都督才后悔。

逐句剖析

"今日散幽忧":今日驱散内心的幽隐忧愁,

"弹冠及新沐":拂拭官帽准备庆贺,恰逢刚刚沐浴。

"况闻万里孙":何况听闻远在万里之外的你,

"已报三日浴":已传来孙儿诞生三日洗浴的喜讯。

"朋来四男子":你家接连迎来四个男孩,

"大壮泰临复":如同《易经》中“大壮”“泰”“临”“复”卦象般吉祥。

"开书喜见面":打开书信,欢喜书信传递的喜讯,

"未饮春生腹":还未饮酒,心中已满是春日般的欢悦。

"无官一身轻":没有官职一身轻松,

# 无官一身轻:谓卸去官职或不当官反而轻松自在。

"有子万事足":如今又添孙辈便万事知足。

# 有子万事足:谓只要有子嗣,则人生无所抱憾。

"举家传吉梦":全家传递吉祥的梦兆,

"殊相惊凡目":孙儿奇特的相貌让常人目光惊异。

"烂烂开眼电":明亮如电的眼睛闪闪发亮,

"硗硗峙头玉":高高隆起的头骨似玉般奇特。

# 硗硗峙头玉: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但令强筋骨":只愿孙儿强健筋骨,

"可以耕衍沃":将来能耕种肥沃土地,自食其力。

"不须富文章":不必刻意追求文辞华丽,

"端解耗纸竹":那只会白白耗费纸竹,徒增烦扰。

"君归定何日":你究竟何日归乡,

"我计久已熟":我的计划早已成熟。

"长留五车书":长久留存满车书籍,

"要使九子读":要让九个孙儿诵读。

# 要使九子读:吾与子由共九孙男矣。

"箪瓢有内乐":安于箪食瓢饮的内心之乐,

"轩冕无流瞩":对高官厚禄的车服不看一眼。

"人言适似我":人们说这孩子很像我,

"穷达已可卜":他的穷困或显达已可预见。

"早谋二顷田":趁早谋划置办二顷良田,

"莫待八州督":莫等我做到八州都督才后悔。

# 莫待八州督:吾前后典八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诗作,为庆贺弟弟苏辙得孙而作。诗作围绕家族添丁之喜展开,借听闻孙儿诞生、想象孙儿相貌与未来,抒发对家族人丁兴旺的欣慰,及对后代“强筋骨、务本实、传学识、安淡泊”的期许。运用用典、比喻、直抒胸臆等手法,开篇借“弹冠新沐”“三日浴”传喜讯,满溢闻喜的振奋;接着绘孙儿“开眼电”“峙头玉”殊相,述“强筋骨”“不富文章”的教养期许;末段以“留书九子读”“谋二顷田”传递安贫传家、不慕权贵的人生志趣,情感随家族脉络层层递进,作品以质朴诙谐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展现苏轼对家族传承与生活本真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家族庆贺诗。诗歌以苏轼庆贺苏辙生第四孙为线索,描绘“得喜讯弹冠新沐、赞添丁卦象吉祥、喜见孙儿形貌不凡、劝孙儿强体耕读、述传家留书志趣、劝早谋田舍自足”的内容,借家族添丁之喜,表达对后代强健务实的期许,传递安贫乐道、重视文化传承的人生志趣,展现苏轼对家族情感与生活本真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以“弹冠”呼应“新沐”,化用典故,写自己听闻喜讯后,如沐后弹冠般郑重又喜悦,驱散往日幽隐忧愁;“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万里”强调兄弟分隔遥远,“三日浴”借新生儿洗浴习俗报喜,传递家族添丁的振奋,开篇便满溢庆贺之情。“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朋来”喻添丁之喜,“四男子”显家族人丁兴旺,以《易经》吉祥卦象“大壮”“泰”“临”“复”赞运势,体现对家族延续的看重;“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开书”拆阅家书,“喜见面”或见孙儿形貌,未饮酒却心中如春潮涌动,夸张写喜悦之深,把亲情的温暖具象化。“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化用俗语,苏轼仕途跌宕,“无官”显豁达,因添孙更觉家族传承有望,知足常乐;“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传吉梦”添神秘祥瑞,“殊相惊凡目”写孙儿相貌奇特,暗赞天赋;“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以“眼电”“头玉”比喻,绘孙儿目光明亮、头骨高凸的不凡相貌;“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愿孙儿强健体魄、务实耕读,不必刻意追求文辞华丽,体现苏轼“重本务实、不尚虚华”的教育观,把对后代的期许融入质朴劝诫。“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问苏辙归期,言自己早有打算,为下文铺垫;“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以“五车书”典,表要留书传家,让九个孙儿诵读,重视文化传承;“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借颜回典故,赞安贫乐道之乐,对权贵车服毫不在意,显淡泊;“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说孙儿像自己,预判其安贫乐道,投射自我精神;“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劝苏辙早置田产,以自己历任八州长官的经历劝诫,回归“务实自足”生活,收束全诗,尽显豁达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下一篇: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十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