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én
yǐn
·
·
piān
zhōu
qīng
fān
juǎn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piān
zhōu
qīng
fān
juǎn
zàn
chǔ
jiāng
nán
àn
chéng
jiǎo
yǐn
jiā
yuàn
shuǐ
máng
máng
píng
shā
yàn
xuán
jīng
sàn
yān
liǎn
hán
lín
huà
píng
zhǎn
tiān
yáo
shān
xiǎo
dài
méi
qiǎn
jiù
shǎng
qīng
pāo
dào
chéng
yóu
huàn
jué
chéng
láo
nián
guāng
wǎn
xiāng
fēng
rěn
xiāo
suǒ
dāng
chóu
yǎn
chéng
shē
qín
lóu
hún
luàn
fāng
cǎo
lián
kōng
kuò
cán
zhào
mǎn
jiā
rén
xiāo
duàn
yún
yuǎn

译文

一叶小舟上轻帆卷起,暂时停泊在楚江南岸。傍晚的孤城,响起阵阵角声,又引出一曲胡笳呜咽哀怨。江水茫茫,沙滩上栖息的大雁,顷刻间全部被惊散。暮霭如烟般笼罩在林间,一丛丛秋林像画屏一般在眼前铺展。天边的遥遥群山是那么细小,如同美人的弯弯黛眉一样浅淡。以前的欢乐旧事全都轻易地忘怀,却漂泊到这偏远的地区来作官。深深感到旅途困顿疲惫,一年又到岁晚。异乡的风物,一片萧索,进入眼中又添愁烦。京城离我如此遥远,心爱的佳人被阻隔在远方,让我心情沮丧,烦乱不堪。放眼望去,只见芳草延伸到天际,残阳洒满了山河。佳人杳无音信,仿佛被风吹走的浮云,远去不返。

逐句剖析

"一叶扁舟轻帆卷":一叶小舟上轻帆卷起,

"暂泊楚江南岸":暂时停泊在楚江南岸。

# 楚江:泛指南方的河流。,泊:停泊。

"孤城暮角":傍晚的孤城,响起阵阵角声,

# 角:画角,古代军中乐器,上有绘画装饰,其音高亢哀厉。

"引胡笳怨":又引出一曲胡笳呜咽哀怨。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管乐器。,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曲”的意思。

"水茫茫":江水茫茫,

"平沙雁":沙滩上栖息的大雁,

# 平沙:平旷的沙原。

"旋惊散":顷刻间全部被惊散。

# 旋:随即。

"烟敛寒林簇":暮霭如烟般笼罩在林间,

# 簇:丛聚。,敛:收起,散尽。

"画屏展":一丛丛秋林像画屏一般在眼前铺展。

# 画屏展:比喻山水风光佳美如画。

"天际遥山小":天边的遥遥群山是那么细小,

"黛眉浅":如同美人的弯弯黛眉一样浅淡。

# 黛眉浅:古诗文中有将山比作女子的眉毛。黛眉:女子的眉毛。浅:形容颜色浅淡。

"旧赏轻抛":以前的欢乐旧事全都轻易地忘怀,

# 旧赏:指往日的欢快如意之事。

"到此成游宦":却漂泊到这偏远的地区来作官。

# 游宦:在官场上奔波漂泊。

"觉客程劳":深深感到旅途困顿疲惫,

# 劳:困顿疲惫。

"年光晚":一年又到岁晚。

"异乡风物":异乡的风物,

"忍萧索":一片萧索,

"当愁眼":进入眼中又添愁烦。

"帝城赊":京城离我如此遥远,

# 赊:远。

"秦楼阻":心爱的佳人被阻隔在远方,

# 秦楼阻:心爱的佳人被阻隔在远方。秦楼:出自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后以秦楼代指女子。

"旅魂乱":让我心情沮丧,烦乱不堪。

# 旅魂乱:在宦途上奔波的征人心情沮丧,烦乱不堪。旅魂,羁旅的情绪。魂:心灵,情绪。

"芳草连空阔":放眼望去,只见芳草延伸到天际,

"残照满":残阳洒满了山河。

"佳人无消息":佳人杳无音信,

"断云远":仿佛被风吹走的浮云,远去不返。

# 断云:片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是柳永晚年宦游所作,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羁旅情怀。上阕以“楚江”“孤城”为背景,通过孤舟停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边远山区的苍凉景象。寒江暮色与山林寂寥,巧妙地烘托出词人“怨”“惊”“寒”的复杂心绪。下阕转入抒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一句道尽宦游之苦,继而以“魂乱”的凄迷笔触,抒写对往昔的追忆。“芳草”与“残阳”的意象,形成青春易逝与生命衰颓的强烈对比。结尾“断云远”的苍茫景象,更将美好不再的怅惘之情推向极致,完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柳永的科举之路充满坎坷,历经多次落第后,终于在景祐元年(1034年)得中进士,此时他已年近半百。步入仕途后,词人长期担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微职,在选调制度中沉浮辗转,始终未能施展抱负。这种仕途失意的境遇,促使他创作了大量羁旅行役词作,《迷神引》正是这一时期的,深刻反映了其宦游生涯中的苦闷与彷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词中对宦游之苦的抒写与对往昔之乐的追忆,通过意象的精心选择和语言的精准锤炼,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高度。

2. 写作手法

白描: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羁旅图景:“一叶扁舟轻帆卷”起笔即呈现动态画面,“孤城暮角”四句通过视听结合营造孤寂氛围,“水茫茫”至“黛眉浅”则如展开一幅水墨长卷,用简练笔触描绘出江天暮色。这种不事雕琢的写实手法,使景物自然呈现,却暗含深沉情感。直抒胸臆:下片转为直抒胸臆,“旧赏轻抛”直言仕隐抉择之痛,“帝城赊,秦楼阻”六字道尽双重阻隔之苦。词人将宦游疲惫、年华老去、故交断绝等复杂心绪层层剖白,最后以“断云远”的意象收束,使直露的情感表达仍具含蓄之美。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水茫茫”景象的描绘,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江水,沙滩上惊起的鸿雁,寂静的寒林,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这幅天然形成的优美画卷,映衬出旅人内心的愁怨与孤寂。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以柳永宦游楚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羁旅画面。起首句“帆卷”,生动地展现了舟行楚江的场景,风帆缓缓收卷,舟船靠近江岸,为停泊做准备。“暂泊”两字不仅点明了天色已晚,旅人暂时栖息,更透露出明日将继续前行的无奈与旅途的疲惫,可见词人对这种羁旅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接下来的铺叙,将楚江暮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孤城暮角,引胡笳怨”,傍晚时分,孤城中响起的角声与胡笳之音,悲凉哀怨,深深触动了旅人的心绪,使其倍感旅途的孤独与寂寞。词人笔下的“暮角”与“胡笳”,为全词定下了愁怨的基调。随后,“水茫茫”引领出一幅幅景象:江水浩渺,平沙上的雁群惊飞,寒林漠漠,远山淡淡。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却更衬托出羁旅之人的愁怨与寂寞。上片通过层层白描,将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哀愁。下片则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进而层层深入地铺叙这种感慨。旅途的劳累,风月的易逝,年岁的衰迟,无不诉说着行役之苦。在异乡,风物愈发显得萧索,旅途中的愁闷心情难以言表。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续,意乱神迷,伤怀念远的情绪油然而生。词人深感到“旧赏”与“游宦”难以两全,为了仕途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赊,秦楼阻”,帝都遥不可及,秦楼阻隔难回,这些都象征着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已远去。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转为京官相当困难,因而帝城显得遥远难至。宋代朝廷命官不得与歌妓往来,词人不得不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关系,故有此慨叹。“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的描写,形象地暗示了遥远与阻隔之意。抒情中突然插入的景语,使叙写更加生动多姿,富有变化。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进一步补足“秦楼阻”之意。“佳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如一片断云随风而逝,留下无尽的惆怅与思念。

4. 作品点评

这首《迷神引》深刻展现了柳永晚年复杂矛盾的心境。词中既有对仕途的倦怠与失望,又饱含对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全词堪称柳永人生经历的文学写照:少年科场失意,只得寄情京都坊曲;中年虽入仕途,却沉沦下僚,更因官身所限而与昔日秦楼欢好隔绝。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词人陷入难以排解的精神苦闷。作品通过铺陈渲染的艺术手法,将这种痛苦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高超的词艺造诣,又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侯友彰《示子》

下一篇:宋·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