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屡绝铁砚穿":书的装订线常常被磨断,铁质的砚台也已磨穿,
# 铁砚:指铁铸的砚台。,韦编:简策书联接的形式与材料。泛指古籍。
"口诵手钞那计年":不知道这是我诵读和抄书的多少个年头了。
# 钞:同“抄”,抄写。
"不是爱书即欲死":如果不是因为爱读书而活着那还不如死掉,
# 欲:想要。
"任从人笑作书颠":随便别人怎么笑话我是个“书颠”。
# 书颠:指读书入迷,忘形似颠。,任从:任随,听凭。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夸张:首句“韦编屡断,铁砚磨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描绘书籍装订的韦编因频繁翻阅而断裂,以及坚硬的铁砚因长时间磨墨而磨损,来形象地表现诗人勤奋读书的程度之深。这种夸张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还使得诗人的用功之深得以生动展现。对比:诗中虽然没有直接的对比句,但“韦编屡断”与“铁砚磨穿”之间,以及“心无旁骛”与“甘愿书颠”之间,都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勤奋和专注。
2. 分段赏析
首句“韦编屡断映灯火”此句以“韦编屡断”作为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勤奋苦读的场景中。韦编,即古代用韦草或藤条编织的书带,用以装订书籍。诗人用“屡断”二字,夸张地描绘了因频繁翻阅而导致书带断裂的情景,从而凸显出用功之深。同时,“映灯火”三字,不仅点明了读书的时间是在夜晚,还通过灯火的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次句“铁砚磨穿见苦辛”继首句之后,次句以“铁砚磨穿”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勤奋读书的形象。铁砚,即坚硬的砚台,用以磨墨。诗人用“磨穿”二字,形象地表现出长时间磨墨而导致砚台磨损的情景,从而突出了用功之久和苦辛。这一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还使得诗人的勤奋精神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三、四句“心无旁骛诵抄勤,甘愿书颠笑世尘”进入诗歌的后半部分,三、四句开始表达诗人的心声。第三句“心无旁骛诵抄勤”,诗人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读书时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状态。这种专注与执着,正是诗人勤奋精神的体现。而第四句“甘愿书颠笑世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诗人甘愿被称为“书颠”,即书呆子,甚至不惜被世人嘲笑,这种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3. 作品点评
《寒夜读书》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精炼且富有思想内涵的佳作。它通过对勤奋读书、刻苦钻研精神的赞美和诗人豁达超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的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
上一篇:宋·吕蒙正《祭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