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zhōng
shū
shè
rén
jiǎ
zhì
zǎo
cháo
míng
gōng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4
míng
shǔ
guāng
hán
yīng
zhuàn
huáng
zhōu
chūn
lán
jīn
què
xiǎo
zhōng
kāi
wàn
jiē
xiān
zhàng
yōng
qiān
guān
huā
yíng
jiàn
pèi
xīng
chū
luò
liǔ
jīng
wèi
gān
yǒu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yáng
chūn
jiē
nán

译文

雄鸡啼鸣京城曙色光寒,莺啼婉转皇宫春色正阑。宫殿报晓钟声催开万户,玉石台阶仪仗拥簇千官。花迎朝臣佩剑繁星初落,柳拂旌旗仙人盛露未干。只有凤凰池上舍人诸客,阳春高雅一曲和歌皆难。

逐句剖析

"鸡鸣紫陌曙光寒":雄鸡啼鸣京城曙色光寒,

# 曙光:破晓时的阳光。,紫陌:指京师的街道。

"莺啭皇州春色阑":莺啼婉转皇宫春色正阑。

# 阑:尽。,色:一作欲。,皇州:京都。,啭:婉转的叫声。

"金阙晓钟开万户":宫殿报晓钟声催开万户,

# 万户:指皇宫中宫门。,金阙:皇宫金殿。阙:一作锁。

"玉阶仙仗拥千官":玉石台阶仪仗拥簇千官。

# 仙仗:天子的仪仗。,玉阶:指皇宫中大明宫的台阶。

"花迎剑佩星初落":花迎朝臣佩剑繁星初落,

# 剑佩:带剑、垂佩绶,都为高官之饰物,此指禁卫军的武装。,迎:一作明。

"柳拂旌旗露未干":柳拂旌旗仙人盛露未干。

# 旌旗:旗帜的总称。

"独有凤凰池上客":只有凤凰池上舍人诸客,

# 凤凰池上客:指贾幼隣。凤凰池:也称凤池,这裏指中书省。

"阳春一曲和皆难":阳春高雅一曲和歌皆难。

# 阳春:古曲名,即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的《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以之比喻作品高妙而懂得的人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乃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为和韵之作,它紧扣贾至原诗主题,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早朝时分的庄重与辉煌。诗篇首联即以宏大视角展现皇宫的壮丽华美,暗含对盛世太平的颂扬;颔联借春日之景,勾勒出一幅国泰民安的升平画卷,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王朝复兴的深切期盼,情寓景中,意味深长;颈联生动再现了朝堂之上的繁华盛景,将盛唐气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点明酬和之意,谦逊有礼,尽显宫廷诗风雅。此诗韵律奇崛,对仗精妙,辞藻华丽,是一首很好的早朝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春日,彼时岑参正担任右补阙一职,与诗人贾至、杜甫、王维同朝为官。恰逢中书舍人贾至率先挥毫,写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一诗,杜甫、王维及岑参三人皆以和诗相酬,而岑参此作,正是其和韵之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唱和诗。诗中以细腻笔触,描写了早朝之庄严盛景。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初绽、“晓钟”声起、“星初落”而天色渐明、“露未干”且晨光熹微,皆紧扣“早”之精髓;“金阙”巍峨、“玉阶”生辉、“仙仗”森严、“千官”列阵、“旌旗”招展,则尽显“朝”之气象。

2.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通过视觉(“曙光寒”“莺啭”)、听觉(“鸡鸣”)、触觉(“寒”)的描写,增强场景的真实感与感染力,又构建了清晨宫廷的立体画面,“曙光寒”既写视觉的微光,又传触觉的凉意。化用:尾联“阳春一曲和皆难”化用宋玉《对楚王问》中“阳春白雪”典故,原典通过“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对比,揭示雅俗审美差异。岑参反用此典,既暗指贾至诗作的高雅,又暗含知音难觅的深层意蕴。

3. 分段赏析

首联“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描绘出诗人早朝途中的景致:天色未明,雄鸡报晓,东方曙光初现,仍带几分寒意,恰是暮春三月,流莺啼鸣,回荡于京城街巷。“鸡鸣”“曙光”点明早朝启程之刻,自然贴切;“莺啭”“春色”勾勒出暮春清晨的京城风貌。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着笔,精准捕捉暮春晨间的物候特征,令画面鲜活,意境悠远。颔联“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晨钟敲响,宫门次第而开,白玉阶前,仪仗森列,群臣朝集。“金阙”“玉阶”以华美辞藻凸显皇宫的巍峨壮丽,金玉相映,尽显皇家气派。“金”对“玉”、“万”对“千”,对仗工整精妙,既合音律之美,又与早朝庄严肃穆的氛围相契。颈联“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以细腻笔触刻画朝堂之景:鲜花簇拥着佩剑的官员,柳枝轻拂着旌旗,此时晓星方隐,露珠未晞。“早”字贯穿全句,花迎官员于星落之际,柳拂旌旗于露凝之时,将早朝的时辰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尾联“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诗人笔锋一转,赞誉中书舍人贾至的诗才:唯有你这身居凤池的才子,方能谱出如此高雅的“阳春白雪”,和之实难。此“难”字,不仅是对贾至才情的钦佩,更是岑参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和诗之难,难在以笔墨回应如此高绝的诗境。

4. 作品点评

岑参的这首和诗,凭借其韵律之奇崛险峻、对仗之精巧工致以及辞藻之典雅华丽,深获历代论者之盛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早朝》诗第一,在右丞上。杜公不足骖驾。

明邢昉《唐风定》卷十六

# 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 四人早朝之作,俱伟丽可喜。

元方回《瀛奎律髓》

# 岑参最善七言,兴意音律不减王维,乃盛唐宗匠。此篇颉颃王、杜,千古脍炙,贵乎皆见“早朝”二字。中间二联分大小景,结引故实,亲切条畅。

明顾璘《批点唐音》

# 诸公倡和,此当为首,惜“寒”、“阑”、“干”、“难”四韵不佳耳。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岑通章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颈联绚烂鲜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独颔联虽绝壮丽,而气势迫促,遂至全篇音韵微乖。不尔,当为七言律冠矣。王起语意偏,不若岑之大体;结语思窘,不若岑之自然;颈联甚活,终未若岑之骈切;独颔联高华博大,而冠冕和乎,前后映带,遂令全首改色,称最当时。大概二诗力量相等,岑以格胜,王以调胜;岑以篇胜,王以句胜;岑极精严缜匝,王较宽裕悠扬。

明胡应麟《诗薮》

# 唐人《早朝》唯岑参一首最为正当,亦语文悉称,但格力稍平耳。

明陆时雍《唐诗镜》

# 贾、杜、岑、王诗并入选,然岑、王矫不相下,舍人则雁行,少陵当退舍。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明唐汝询《唐诗解》

# “皇”、“紫”假对,“星”、“露”二字实诗眼。通篇心灵、脉融、语秀,作廊庙古衣冠法物,令人对之魂肃神敛。不特《早朝》诸什此为首唱,即举唐七律取为压卷,何让?诸家取唐七言律压卷者,或推崔司勋《黄鹤楼》,或推沈詹事《独不见》,或推杜工部“玉树雕残”、“明池水”、“老去悲秋”、“风急天高”等篇,然音响重薄,气格高下,前有确论。珽谓冠冕壮丽,无如嘉州《早朝》;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雄浑足敌王、李,而神彩独胜。

清爱新觉罗·玄烨《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此亦全依贾舍人样,前解通写早朝,后解专写两省也。若其争奇竞胜,义各有不同者:看他欲写千官人朝,却将一、二反先写千官未入朝时。夫千官未入朝时,则只须“鸡鸣”七字,便写“早”字无不已尽。而今又更别添“莺啭”七字者,意言风日如此韶丽,谁不诗情满抱?然而下朝以后,各供乃职,王事蹇蹇,竟成不暇,便早为结句“独有”字、“皆难”字,反衬出异样妙色。此又为右丞之所未到也(前四句)。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刻写入冥,如两镜之取影。《毛诗》:“庭燎有辉,言观其旂”,以状夜向晨之象,景外独绝。千裁后乃得“花迎剑佩”一联,星落乃知花之相迎,旌之拂柳也。《三百篇》后,不可无唐律者以此。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 嘉州句语停匀华净,而体稍轻飏,又结句承上,神脉似断。工部音节过厉,“仙桃”、“珠玉”近俚,结使事亦粘带,自下驷耳。四诗互有轩轾,予必贾、王、岑、杜为次也。

清毛先舒《诗辩坻》

# 又闻研之者谓诸公倡和,此当为首,唯“寒”、“阑”、“干”、“难”四韵不佳。此虽不必泥,然应制作中最恐有人摘破也。

清盛传敏《碛砂唐诗》

# 此题贾至首倡,王维、杜甫、岑参三人和之。贾作平平耳,王衣服字太多,杜五句遽云朝罢,稍觉伤促,固当推此作擅场。看他“紫陌”、“春色”、“莺”、“柳”、“剑佩”、“凤池”等字皆公然取之贾诗,则运用不同,气色迥别,与此作并观,低昂不待辨矣。结美其首倡,唐人和诗必如此。

清黄生《唐诗摘钞》

# 倡和诸篇,斯为稍弱。又:“曙光”下接一“寒”字,早意生动。“皇州”以“黄”字借对,“紫陌”平起,却不觉其板。

清何焯《唐律偶评》

# 此诗用意周密,格律精严,当为第一。“花迎”二句或谓为两截语,非也,盖言迎于星落之时,拂于露湛之际耳。“独”、“皆”二字相唤。

清吴昌祺《删定唐诗解》

# 一明写“早”字;二暗写“朝”字,又点春时,三、四分写,五、六合写。七、八“和”,“独”、“皆”字又相呼应。题是“早朝”,“早”字最要紧,看其分合照应,花团锦簇,天衣无缝。诸早朝诗此首第一。

清屈复《唐诗成法》

# 此诗亦是六句专写早朝,末联才归重两省者。而其写早朝也,正大之中,复饶风致。其归重两省也,则专主称美贾舍人之作,虽各出手眼,固可并垂不朽。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结语王、杜俱收到舍人,此独以和贾说,亦各见笔墨。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明丽。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⑴此首当居第三。⑵首联对句不觉。五、六两句不脱早朝。⑶五、六句方说晓景,末二句如何突接?究竟仓皇少绪。⑷此首虽不及杜,然较之于王,又觉通利,无夹杂之病。⑸精工着题。论者推此为四诗之弁,然人工则跻极,天峻不可羁,当逊贾、王。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如仙乐之竞作,似丹风之长鸣。

清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

# 起二句“早”字,三、四句大明宫早朝。五、六正写朝时。收和诗,匀称。原唱及摩诘、子美无以过之。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 《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何等华贵自然!摩诘“九天阊阑”一联,失之廓落,少陵“九重春色醉仙桃”,更不妥矣。诗有一日短长,虽大手笔不免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 早朝倡和诗,明秀莫过于嘉州,王右丞亦正大,原倡平平,杜作无朝之正面,自是不及。

清胡本渊《唐诗近体》

# 庄雅秾丽,唐人律诗此为正格。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常《题华清宫》

下一篇:唐·杜甫《客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