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门":至高无上的真理和境界没有固定的、特定的门径可以进入,
"千差有路":世间万物千差万别,却都各自蕴含着可以通向真理的途径。
"透得此关":如果能够透彻地领悟并突破这一关键的、对真理认知的障碍,
"乾坤独步":那么就能够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行走,达到一种独立不倚、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释慧开(一一八三~一二六○),号无门,俗姓梁,杭州(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入住湖州报因禅寺。后历住隆兴府天宁寺、黄龙崇恩寺、平江府灵岩显亲崇报寺、隆兴府翠岩广化寺,再住黄龙崇恩寺,镇江府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开山护国仁王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入朝起居奉旨。景定元年(《西天目山志》作四年,误)卒,年七十八。为南岳下十八世,月林师观禅师法嗣。有《无门慧开禅师语录》二卷、《禅宗无门关》一卷,均收入《续藏经》。
1. 分段赏析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大道无门”表明禅宗所追求的至高真理、终极大道是没有固定的门径或方法可以直接进入的。它超越了常规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不是通过特定的形式、仪式或知识积累就能把握的。“千差有路”则指出,虽然大道难以直接触及,但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的种种现象和事物中,都蕴含着通向大道的路径。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观察、体悟和思考,去探寻和领悟大道,强调了修行的途径是多样的,无处不在。透得此关,乾坤独步:“透得此关”是说如果修行者能够突破对常规思维和固定模式的执着,超越种种障碍和迷惑,真正理解并体悟到大道的真谛,那么就能够“乾坤独步”。意思是此时修行者就能够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行走,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不再受世俗的束缚和困扰,拥有了内心的平静、自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以一种超越常人的视角看待世界和人生。
上一篇: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