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尊莫倚青春健":金杯啊,莫要倚仗青春年少康健,
"龌龊浮生如走电":这局促的浮生,恰似闪电般倏忽即逝。
"琴瑟盘倾从世珠":琴瑟翻倒,如世间珠玉散落,
"黄泥局泻流年箭":棋盘似黄泥倾泻,流年如飞箭难追。
"麻姑爪秃瞳子昏":麻姑指甲磨秃、眼目昏花,
"东皇肉角生鱼鳞":东皇头上的龙角竟生出鱼鳞。
"灵鳌柱骨半枯朽":撑天的灵鳌脊骨已半枯朽,
"骊龙德悔愁耕人":深海骊龙悔悟,却愁煞田间耕人。
"周孔蓍龟久沦没":周公、孔子的圣贤之道如占卜龟甲般久已湮没,
"黄蒿谁认贤愚骨":荒草之下,谁还能辨认贤愚的枯骨。
"兔苑词才去不还":梁园的文人才子一去不返,
"兰亭水石空明月":兰亭的水石间,唯有明月空照往昔风流。
"姮娥弄箫香雨收":嫦娥吹箫,香雨渐歇,
# 香雨:一作天女。,姮:一作巫。
"江滨迸瑟鱼龙愁":江滨传来激越的瑟声,连鱼龙都为之哀愁。
"灵芝九折楚莲醉":九曲灵芝、楚地莲花仿佛沉醉摇曳,
"翾风一叹梁庭秋":轻风吹过,梁宫庭前已是一派秋意萧瑟。
# 庭秋:一作尘愁。
"醁亚蛮觥奉君寿":斟满异族酒杯,敬祝君寿,
# 亚:一作凸。
"玉山三献春红透":宾客如玉山倾倒,酒过三巡,人面泛红似春霞。
"银鸭金鹅言待谁":银鸭金鹅般的珍器,不知在等待何人,
"隋家岳渎皇家有":隋代的山河,如今皆为大唐皇家所掌有。
"珊瑚座上凌香云":珊瑚座上,香气如云缭绕,
"凤𦢙龙炙猩猩唇":宴席上摆着凤肝龙肉、猩猩之唇。
"芝兰此日不倾倒":愿今日芝兰永不凋零,
"南山白石皆贤人":终南山的白石皆成朝中贤人。
"文康调笑麒麟起":仙人文康调笑间,麒麟腾起祥瑞,
"一曲飞龙寿天地":奏响一曲《飞龙》之歌,祝天地长久、国泰民安。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描绘了浮生如电的短暂,借麻姑、东皇等神话形象,灵鳌、骊龙等传说事物,以及周孔蓍龟、兔苑兰亭等历史典故,营造出沧桑虚幻的意境,体现了时光飞逝、世事变迁,抒发了对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
2. 写作手法
用典:此诗处处用典,又贴切无痕,如“麻姑爪秃瞳子昏,东皇肉角生鱼鳞”化用道教神话典故,麻姑作为传说中“三见东海变桑田”的长寿仙姑,其“爪秃瞳昏”打破了神仙永恒不朽的固有想象;东皇作为象征天道权威的天帝,其“肉角生鳞”的异状更颠覆了宇宙秩序的稳定性。诗人借神灵的衰朽,饱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悲慨,亦寄托着对晚唐世道沦丧、秩序崩坏的深沉忧思,以神话的荒诞写尽现实的无常。比喻:“龌龊浮生如走电”以“走电”比喻“浮生”,取闪电瞬间即逝的特性,极写人生之短暂局促。诗人以明快的比喻包裹深沉的慨叹,抒发了对生命短暂、青春难驻的怅惘之情。
3. 分段赏析
“金尊莫倚青春健,龌龊浮生如走电”以“金尊”衬青春易逝,“走电”喻浮生短促,直截点破人生在局促与绚烂间的无奈,奠定全诗叹惋基调。“琴瑟盘倾从世珠,黄泥局泻流年箭”“琴瑟盘倾”“黄泥局泻”以器物倾颓喻世事崩坏,“流年箭”强化时光飞逝之感,将抽象岁月具象为不可追的飞箭。“麻姑爪秃瞳子昏,东皇肉角生鱼鳞”借神话中麻姑衰老、东皇异变,暗喻宇宙秩序衰变,连神仙亦难逃沧桑,极写世事无常之悲。“灵鳌柱骨半枯朽,骊龙德悔愁耕人”灵鳌撑天骨朽,骊龙藏珠悔悟,却苦了耕人—以神话意象切入现实忧患,叹天地支柱倾颓,民生之艰无人救赎。“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周公孔子之道如蓍龟(占卜工具)沦没,荒草掩没贤愚尸骨,直斥世道沉沦、贤愚不辨的荒诞现实。“兔苑词才去不还,兰亭水石空明月”兔苑(梁园)才士、兰亭风流皆成过往,唯明月空照遗迹,在历史纵深中寄寓文运凋零、盛景难续的怅惘。“姮娥弄箫香雨收,江滨迸瑟鱼龙愁”姮娥箫声伴香雨止息,瑟声激越惊愁鱼龙,以仙凡交感之境,渲染天地同悲的苍凉意绪。“灵芝九折楚莲醉,翾风一叹梁庭秋。”灵芝弯曲、楚莲摇曳如醉,轻风吹过梁庭已秋,以植物姿态微变写时序潜移,暗喻朝代兴衰于无声处更迭。“醁亚蛮觥奉君寿,玉山三献春红透”异族酒杯盛满美酒祝寿,宾客醉态如玉山倾倒,人面泛红似春霞,于宴饮喧嚣中暗藏对浮奢生活的微妙审视。“银鸭金鹅言待谁,隋家岳渎皇家有”银鸭金鹅等珍器空待主人,隋代山河已归大唐,以器物存废写朝代更替,暗含“兴废由人”的历史喟叹。“珊瑚座上凌香云,凤𦢙龙炙猩猩唇”珊瑚座缭绕香气,宴席罗列珍馐(凤肝龙肉、猩猩之唇),极写奢华之极,亦隐伏“朱门酒肉”与民生疾苦的对照。“芝兰此日不倾倒,南山白石皆贤人”愿芝兰(贤才)永茂,南山白石(高洁之士)皆为栋梁,从前文的批判转向对贤明政治的渴盼,点明诗眼。“文康调笑麒麟起,一曲飞龙寿天地”以神话中寿者文康调笑、麒麟现世收束,借《飞龙》乐章祝祷天地长久,于虚幻祥瑞中寄托对长治久安的终极理想。
上一篇:唐·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