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声华盛":进士业已结发成年,虽声名远播,
"无疑屈未伸":但是抱负却还没有得到施展。
"何妨久垂翅":不妨暂时像鸟儿一样把臂膀收拢起来,养精蓄锐,
# 垂翅:喻没有奋起之前。
"从此欲惊人":以待来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鹰击天风壮":雄鹰乘着风直上天际,
"鹏飞海浪春":大鹏借着海浪的力量,在化为鹏的瞬间借势而起。
"行当解故褐":临上京城前不妨把旧衣服脱了吧,换上新的衣服,
# 解故褐:脱去布褐,步入仕途。
"不惜化京尘":到了京城将是另一番天地了。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勉励寄赠诗。全诗以友人的科举之路为背景,通过描绘友人目前的处境与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定信念、施展才华的殷切期望。诗中“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等句,以雄壮的意象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潜力,激励友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最终必将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
2. 写作手法
对比:以“结发声华盛”与“无疑屈未伸”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友人早年的辉煌成就,又突出了其目前的困境,增强了诗意的张力。比喻:以“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潜力,将雄鹰搏击天风、大鹏翱翔海浪的雄壮景象,形象地转化为对友人未来辉煌前景的期待,生动而富有力量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结发声华盛,无疑屈未伸。”诗人开篇即点明友人才华横溢,虽然暂时未得施展,但未来可期。此句为全诗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颔联:“何妨久垂翅,从此欲惊人。”诗人以雄鹰垂翅为喻,鼓励友人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气馁,相信自己终将一鸣惊人。此句充满了对友人的激励之情。颈联:“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诗人以雄鹰搏击长空、大鹏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比喻友人未来的发展前景。此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尾联:“行当解故褐,不惜化京尘。”诗人以“解故褐”“化京尘”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功成名就的坚定信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洋溢着豪迈的气魄与壮志豪情,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热切期许与不懈追求。诗人表现出对机遇的耐心等候,即便历经漫长岁月,也毫不退缩,决心摒弃过往的普通身份,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它极具感染力,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毫不畏惧,向着卓越的境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