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浑无一点春":树枝上完全没有春天的痕迹,花朵已经凋落,
"半随流水半随尘":一半随着流水漂走,一半化作尘土。
"柔桑欲椹吴蚕老":桑树快要长出桑椹,吴地的蚕也渐渐老去,
# 柔桑:指嫩桑叶。
"稚笋成竿彩凤驯":嫩竹已长成竹竿,凤鸟在其中自在地穿梭。
"荷嫩爱风欹盖翠":嫩荷在微风中倾斜,翠绿的荷叶随风摇曳,
"榴花宜日皱裙殷":石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像褶皱的裙子。
# 殷:一作新。
"待封一罨伤心泪":我打算封存一滴伤心的眼泪,
"寄与南楼薄幸人":寄给住在南楼的薄情郎。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首句“枝上浑无一点春”直接点明了初夏时节的特点,春天的气息已经完全消散。诗人通过“半随流水半随尘”描绘了春花凋落的景象,一半的花瓣随流水而去,另一半则化作尘土。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初夏的自然景象,也隐含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颔联:“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诗人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象。“柔桑欲椹吴蚕老”表现了桑树上桑葚即将成熟,吴地的蚕也已老去,暗示着蚕季即将结束。“稚笋成竿彩凤驯”则描绘了嫩笋已经长成竹竿,如同被驯服的彩凤一般挺拔。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变化。颈联:“荷嫩爱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殷。”诗人继续描绘初夏的自然美景。“荷嫩爱风欹盖翠”描绘了嫩荷在微风中倾斜,翠绿的荷叶如同伞盖一般。“榴花宜日皱裙殷”则描绘了石榴花在阳光下绽放,其花瓣如同皱褶的红裙,色彩鲜艳。这两句通过对荷花和榴花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美丽与活力。尾联:“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倖人。”诗人情感转向内心。“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倖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诗人想要将一腔伤心泪封存,寄给远方的薄倖人,暗示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与不满。
# 【校】[彩凤]《千家诗选》作[绣凤]。[爱风]《武林》本作[受风]。[欹盖翠]原作[欹翠盖],与下句对语不合,据延客堂钞本改。[皱裙新]底本作[皱裙殷]铁琴剑楼钞本作[破裙殷]均出韵,延客堂钞本改。一庵[上改竹字头]延客堂钞本作[一腔]况周颐《证璧集》引作[一掬]。
宋朱淑真撰,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
上一篇:宋·张时《南歌子·暖日未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