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o

朝代:宋作者:赵汝鐩浏览量:4
láng
rán
zuì
sāo
jīng
wén
zhī
lái
zhōng
tíng
tóng
huī
kěn
zhí
còu
zūn
qián
dǐng
tīng

译文

我声音清朗、带着醉意地诵读着《离骚》,一只仙鹤听到我诵读的声音,飞到了庭院中间。童子多次挥手驱赶仙鹤,仙鹤却不肯离开,径直走到酒杯跟前,侧着头专注地听着。

逐句剖析

"琅然醉读离骚经":我声音清朗、带着醉意地诵读着《离骚》,

"一鹤闻之来中庭":一只仙鹤听到我诵读的声音,飞到了庭院中间。

"童子屡麾不肯去":童子多次挥手驱赶仙鹤,仙鹤却不肯离开,

"直凑樽前侧顶听":径直走到酒杯跟前,侧着头专注地听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离骚》是宋代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开篇描绘诗人酣畅淋漓、醉意朦胧中诵读《离骚》的情景,展现出其沉浸于经典的状态;继而笔锋一转,写一只鹤听闻读书声后飞至庭院,且任凭童子多次驱赶仍不肯离去,径直凑到酒樽前侧头倾听。全诗通过对诗人醉读与鹤、童互动场景的生动刻画,营造出一种闲适又充满趣味的氛围,以灵动自然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离骚》的喜爱,以及读书时悠然自得的心境,颇具生活情趣与艺术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琅然醉读离骚经,一鹤闻之来中庭”:“琅然”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诵读《离骚》时的投入与畅快,“醉读”则进一步强调诗人沉浸在《离骚》的世界中,或许是借酒助兴,更添几分豪情与洒脱。“一鹤闻之来中庭”,此句颇具奇幻色彩,一只鹤被诗人的读书声吸引,来到庭院之中,仿佛鹤也能听懂诗人所读的《离骚》,被其韵味所感染,这一情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空灵、悠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读内容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能够吸引鹤这样的灵物。“童子屡麾不肯去,直凑樽前侧顶听”:童子多次挥手驱赶鹤,然而鹤却不肯离去,“屡麾”与“不肯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鹤的执着。“直凑樽前侧顶听”,鹤径直走到酒樽前,侧着头倾听,将鹤拟人化,仿佛它是一个对《离骚》充满好奇和喜爱的听众,形象地描绘出鹤专注倾听的神态,也从侧面衬托出诗人诵读的精彩,连鹤都被深深吸引,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同时,这两句诗通过童子与鹤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活泼有趣的氛围,使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下一篇:宋·郑刚中《离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