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è​​
tài
píng
zhāng
wèi
gōng
xián
chún
gēng
dōng
xuě
wèi
ān
qián
shì
láng
èr

朝代:宋作者:卢钺浏览量:1
yòng
fēng
shū
dǎo
fàn
lín
ruì
yīng
xiān
gǎn
yóu
xīn
zhī
nóng
jià
biān
chǔ
niǎn
rèn
mín
gōng
kuā
wǎng
jié
zhōu
shù
shǔ
jīn
xiè
diào
miào
zào
tuī
yuán
lǎo
zhì
xiàng
yáng
míng
yīn

译文

何须写信向佛寺祈求降雪,祥瑞的雪花在腊月前降临,是诚心所感。预知这雪对农田庄稼有利,又欣喜边疆储备因雪而充足,运输无忧。百姓安乐,如同往昔齐宫那般令人夸赞,边防捷报频传,就像周朝戍边得胜属于如今。调和阴阳、治理朝政的高超能力应推元老,政治清明,如同阳光普照,没有潜藏的阴暗。

逐句剖析

"底用封书祷梵林":何须写信向佛寺祈求降雪,

"瑞霙先腊感由心":祥瑞的雪花在腊月前降临,是诚心所感。

"豫知农亩宜禾稼":预知这雪对农田庄稼有利,

"复喜边储足辇任":又欣喜边疆储备因雪而充足,运输无忧。

"民乐齐宫夸往昔":百姓安乐,如同往昔齐宫那般令人夸赞,

"捷歌周戍属斯今":边防捷报频传,就像周朝戍边得胜属于如今。

"燮调妙造推元老":调和阴阳、治理朝政的高超能力应推元老,

"治象阳明无伏阴":政治清明,如同阳光普照,没有潜藏的阴暗。

# 治象阳明无伏阴: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二)》是宋代卢钺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主题围绕大雪展开,表达了对大雪带来祥瑞的欣喜。开篇点明无需借助封书祈祷,大雪提前降临是诚意所感。接着诗人联想到大雪对农事有利,能使庄稼丰收,也有益于边疆储备。还提及百姓安乐,边防捷报频传。尾联赞颂元老在调和阴阳、治理朝政方面的卓越功绩。首联起笔点题,颔联、颈联拓展内容,尾联升华主题。该诗在宋代酬和诗中,以其对时政农事的关切、对官员功绩的歌颂,展现出时代风貌与文学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太平治世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卢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威节,一作威仲,自号梅坡,因此也被叫做卢梅坡。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代表作品有《雪梅》。诗风平易,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底用封书祷梵林,瑞霙先腊感由心”,首联开篇即表明观点,“底用”意为何须,诗人认为何须通过写信向佛寺祈祷来求雪,祥瑞的雪花在腊月之前就已降临,这是因为诚心所感。此联直接点明诗题中的大雪,打破了通过宗教仪式祈雪的常规认知,强调内心诚意的作用,为全诗定下基调,引出下文对大雪意义的阐述。“豫知农亩宜禾稼,复喜边储足辇任”,颔联从大雪对农业和边防的影响展开。诗人预想到这场大雪对农田有利,适宜庄稼生长,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同时又为边疆储备因大雪带来的便利而欣喜,粮草等物资储备充足,运输压力得到缓解。这两句将大雪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体现出诗人对农事和国防的关注,视野从农业拓展到边防,展现出一种宏观的家国情怀。“民乐齐宫夸往昔,捷歌周戍属斯今”,颈联运用典故,“民乐齐宫”用的是齐景公时百姓安乐的典故,“捷歌周戍”则关联周朝戍边得胜的故事。诗人在此处将当下与往昔对比,夸赞如今百姓如同齐景公时那般安乐,边防也似周朝戍边一样捷报频传。通过典故的运用,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从侧面烘托出当下因大雪带来祥瑞,国家呈现出的太平景象,表达出诗人的赞美之情。“燮调妙造推元老,治象阳明无伏阴”,尾联将笔触转向对官员的赞颂。“燮调妙造”指调和阴阳、治理朝政的高超能力,诗人认为能有如此祥瑞之景、太平之象,应归功于元老的精心治理。“治象阳明无伏阴”进一步强调,在元老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如同阳光普照,没有阴暗潜藏。此联升华了诗歌主题,从对大雪祥瑞的描写,上升到对朝廷官员功绩的歌颂,体现出诗人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良好局面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卢钺《姑苏台览古》

下一篇:宋·卢钺《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