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西子离金阁":美丽得如同西施离开金阁,
"娇似杨妃倚玉楼":娇艳得好似杨贵妃倚靠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仍然抱着琵琶半遮着脸,
"不令人见转风流":不让人看见却更显风流。
北宋诗僧
释慧勤(1059~1117),北宋诗僧。俗姓汪,舒州(今安徽潜山)人。他是南岳下十四世,也是五祖演禅师法嗣。他跟随五祖剃度出家后,参访各地高僧。徽宗政和五年,居江宁蒋山太平兴国寺。人们尊称他为“慧勤佛鉴禅师”。主要作品有《颂古七首·日面佛月面佛》《颂古七首·南泉示众云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等。
1. 分段赏析
“美如西子离金阁,娇似杨妃倚玉楼”,运用了西施和杨贵妃的典故,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相传西施本是越国苎萝村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诗中“离金阁”暗指西施离开民间居所(金阁象征华美居所)被选入宫的情景,或指其在吴宫中的生活。西施以美貌著称,成为后世形容女子美丽的经典意象。杨妃即唐玄宗宠妃杨玉环。诗中“倚玉楼”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玉楼宴罢醉和春”等描写杨贵妃华贵生活的诗句。“倚玉楼”既表现其雍容华贵的仪态,也暗含宫廷生活的背景。杨贵妃以丰满娇艳著称,是唐代宫廷美的代表。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的并置,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美人意象,既赞美了所咏对象的美貌,又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美如”“娇似”两个词,直接表达了对美人容貌的赞美之情,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人的美丽和娇艳。“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这两句诗中“犹把琵琶半遮面”描绘了美人抱着琵琶半遮着脸的娇羞之态,生动地表现出美人的含蓄和内敛。“不令人见转风流”则点明了这种含蓄之美反而更显风流韵味,蕴含着一定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悟,即真正的美不需要刻意展示,含蓄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下一篇:宋·南宋无名《九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