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èr
shí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lóng
tiē
lián
qián
yín
bái
yān
rén
zhī
jǐn
chàn
shuí
wèi
zhù
jīn
biān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逐句剖析

"龙脊贴连钱":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 连钱:形容毛色斑点状如连接的铜钱。,脊:脊毛。,龙:健壮的马。

"银蹄白踏烟":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无人织锦韂":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 韂:也叫障泥,垂覆在马腹两侧以遮挡泥土的布帘。

"谁为铸金鞭":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 金鞭:以金为饰物的马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一首。此诗虽以咏马为题,实则借马之形象,寄寓诗人内心怀才不遇之深深感叹与愤慨,同时亦流露出其渴望建功立业之宏伟抱负与殷切愿望。这组咏物诗独具特色,寓意深刻且精警,寄托之情遥深而绵长,构思之奇巧令人赞叹,用典之灵活更添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贺身为唐室宗孙,乃是郑王李亮一脉的后裔。然而,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他这唐室的宗枝血脉,早已被皇家所遗忘,家境日渐衰败,最终沦落到栖身山坡村野、门庭冷落车马稀、粗茶淡饭都难以维持的凄清境地。尽管他才华横溢,勤勉励志、刻苦攻读,诗名早已远扬,却因得不到有力之人的举荐,始终未能得到赏识,只能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于是,他满怀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饱含深情的诗作这组诗向来被视作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吴企明在《李贺集》中则提出,这组诗创作于元和九(814),彼时恰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组诗,此诗便是其中的开篇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是一首以马为题材的咏物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对赤骥骏马的由衷赞赏与深切羡慕,委婉而深沉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怀才不遇,正是李贺在这组诗中着力寄寓的核心情感,亦是整组诗作的重点所在。作为开篇之作,此诗精心勾勒出一匹神采飞扬、矫健不凡的良马形象。

2.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描绘得极为生动。那骏马的脊背上,黑色的连钱花纹宛如神秘的图腾,当它奋蹄奔跑时,银色的马蹄下仿佛涌起一片白色的云烟,恰似腾云驾雾般的神骏非凡。诗的开篇一个“龙”字,便点明此马绝非寻常之物,其背脊上连钱图案的奇特外观,银蹄踏烟所展现出的矫健体格,无一不彰显着它定是一匹难得的良马。而后两句“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笔锋一转,满是无奈与悲叹。如此出类拔萃的一匹好马,却“无人织锦韂”,更无人愿意为之“铸金鞭”。诗人在此处借马自喻,寄寓了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深深感慨,那份失落感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格外强烈。即便它是良马,若无人赏识,即便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呢?不过是徒增悲伤罢了。诗中满是对千里马难遇伯乐的慨叹,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抱负无法施展的抑郁与愤懑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贵质奇才,未荣朱绂,与骏马之不逢时,同一概矣。故虽龙脊银蹄,而织锦鞯无人,铸金鞭无人,与凡马何异!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

# 先言好马须好饰,犹杜诗“骢马新斫蹄,银鞍被来好”,以喻有才须称。此二十三首这开章引子也。以下便如《庄子》重言、寓言、卮言,曲尽其义。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 此首言良马而未为人所识者也。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下一篇:唐·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