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ān

朝代:唐作者:李益浏览量:2
yāo
xuán
jǐn
dài
pèi
gōu
zǒu
céng
fáng
sài
qiū
xiào
guān
西
jiàng
jiā
zhǐ
jiāng
shī
liáng
zhōu

译文

腰间悬挂着锦带佩戴着吴地弯刀,曾经参加过防卫敌军、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不要嘲笑关西的将家子弟,只将那满腔思念倾注在《凉州曲》中。

逐句剖析

"腰悬锦带佩吴钩":腰间悬挂着锦带佩戴着吴地弯刀,

# 吴钩:古代吴地所造的一种弯形的刀。,悬:一作“垂”。

"走马曾防玉塞秋":曾经参加过防卫敌军、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 玉塞:指玉门关。

"莫笑关西将家子":不要嘲笑关西的将家子弟,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

"只将诗思入凉州":只将那满腔思念倾注在《凉州曲》中。

# 凉州:指《凉州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边思》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以自题小像赠送友人。首句通过描绘佩戴吴钩、腰垂锦带的装束,展现了作者的英武形象。第二句将读者带入辽阔的边塞场景,提及曾在玉门关防秋,突显作者的军事经历。第三句以自嘲而自信的语气回应可能的偏见,表达了对他人看法的淡然。末句则将武勇与文思巧妙融合,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慨。全诗在潇洒风流的语调中,流露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寄托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腰悬锦带佩吴钩”首句写装束,展现英武形象。诗人首先描绘自己的装束:腰间垂坠锦带,佩戴吴地出产的弯刀吴钩。这些细节突出了他的华贵身份和英武风姿。“走马曾防玉塞秋”次句交代经历,体现从军豪情。诗人提到曾在秋季防卫玉门关,参与边塞防秋。这显示了他驰骋沙场、保卫边疆的经历,体现了豪迈气概。“莫笑关西将家子,秪将诗思入凉州”三、四句抒发感慨,融合诗人情怀。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示,不希望他人笑话关西的将家子,只将满腔诗思寄托于凉州。这既是对宏图未展的感慨,也融合了文人的柔情。

2. 作品点评

李益的《边思》以轻松洒脱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未竟事业的深沉感慨。​全诗通过对自身装束和经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华贵英武的形象,但在潇洒的语调中又蕴含着无奈和苦涩。​这种潇洒与悲慨的矛盾统一,使诗歌更具深度和耐人寻味之处。​因此,《边思》在李益的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反映了个人情感,又折射出时代背景,值得细细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下一篇: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