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mèi
·
·
céng
sàn
tiān
huā
ruǐ
zhū
gō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éng
sàn
tiān
huā
ruǐ
zhū
gōng
niàn
duò
chén
zhōng
qiān
huá
jìn
zhū
dào
xiān
fēng
dōng
yóu
zuì
jīng
jūn
jià
luán
cóng
chuí
hóng
kàn
yuè
tiān
tāi
cǎi
yào
gèng
shuí
tóng

译文

你曾经是蕊珠宫的天仙,职司为散花天女。因为一念之间偶动凡心,所以才遭谪降,堕入尘世之中。你洗尽了铅华脂粉,不佩戴珠玑首饰,一身素淡的装束,有着仙风道骨。我醉酒之后,幻想像李白一样骑着鲸鱼,我想去苏州垂虹桥观看月色,到天台山采集仙药,除了与你一同前往之外,还能和谁呢?

逐句剖析

"曾散天花蕊珠宫":你曾经是蕊珠宫的天仙,职司为散花天女。

# 蕊珠宫:仙界宫阙名,见《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第一》。

"一念堕尘中":因为一念之间偶动凡心,所以才遭谪降,堕入尘世之中。

# 堕:掉下;坠落。

"铅华洗尽":你洗尽了铅华脂粉,

"珠玑不御":不佩戴珠玑首饰,

# 珠玑:宝珠;珠宝。

"道骨仙风":一身素淡的装束,有着仙风道骨。

# 道骨仙风:道家追求的神采风度。

"东游我醉骑鲸去":我醉酒之后,

# 骑鲸:比喻隐遁或游仙。为咏李白之典。

"君驾素鸾从":幻想像李白一样骑着鲸鱼,

"垂虹看月":我想去苏州垂虹桥观看月色,

# 垂虹:垂虹亭,在吴江长桥上。

"天台采药":到天台山采集仙药,

# 天台: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北,道家胜地。

"更与谁同":除了与你一同前往之外,还能和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集中描写了一位女子,她从仙境落入凡尘,却依然保持纯洁素雅的风度和气质。诗人用“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来形容她,展现了她的内在高洁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下片通过奇幻的想象,描绘了诗人与女子一同遨游仙境的场景。诗人幻想与她一起“骑鲸”“驾素鸾”,在东海看月、天台采药,表达了对这种潇洒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否再有如此经历的怅然。这首词以神话般的意象开篇,融合了道家的仙逸之气,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同道中人的向往。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和对仙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情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从仙境落入凡尘的女子,她洗尽铅华,不慕世俗繁华,保持了内在的高洁与仙风道骨。词的上片集中描写了这位女子的风度和气质,给人以纯洁素雅、落落大方的良好印象。下片则通过“骑鲸”“驾素鸾”等奇幻想象,展现了诗人与这位女子一同遨游仙境的豪迈与自由,最后表达了对昔日共游仙境、赏月采药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能否再有如此经历的怅然。全词以神话般的意象开篇,融合道家仙逸之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同道中人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是虚写,描绘了主人公从仙宫堕入尘世的超凡脱俗形象;“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则是实写,通过具体的游历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比喻:“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以“铅华”“珠玑”比喻世俗的装饰,以“道骨仙风。”比喻超凡脱俗的气质,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摒弃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用典:“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骑鲸”是李白的典故,象征着隐遁或游仙;“垂虹”“天台”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上片:“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位从仙境坠入凡尘的女子。她曾是蕊珠宫中散花的天女,因一念之间堕入尘世。然而,她并未沾染世俗的铅华,反而洗尽脂粉,不佩戴珠宝,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道骨仙风。”的描写,既体现了她的高洁,也暗示了她与尘世的格格不入。下片:“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下片转入想象与期待。诗人幻想自己醉酒后骑鲸东游,女子则驾着洁白的鸾鸟相随。他们一起在垂虹桥上看月,在天台山采药,这种超脱尘世的自由生活,充满了浪漫与奇幻。然而,最后的“更与谁同。”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暗示这种美好时光难以再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下一篇:宋·许左之《失调名》

猜你喜欢